fbpx
重要新聞

一張已經結出許多果實的香蕉作物檔案照。(Piero Di Maria/ Pixabay)   隨著高溫天氣逐漸增多,很多紐西蘭種植業者以及園藝愛好者發現,自己能種的熱帶作物更多了。 據Stuff新聞網報導,紐西蘭熱帶水果種植者協會的主席已在嘗試種更多種類的熱帶水果了。 該協會主席名叫休‧羅斯(Hugh Rose)。他在北地(Northland)自己24公頃的種植園中,種有全國種類最多的香蕉作物。 一隻鳥兒落於木瓜樹上,似乎剛剛嚐過成熟水果的滋味了。(Radival Oliveira Radi / Pixabay)   此外,他又在種植園周圍種了更多熱帶和亞熱帶作物,包括彩虹木瓜、冰淇淋豆、甘蔗、番木瓜樹、生薑和咖啡作物。 他對Stuff表示,如果氣候變化意味著更高的溫度,以及大氣中更多的二氧化碳,那麼他和他的香蕉作物都會對此表示歡迎。 他透露,自1890年以來,紐西蘭就一直在種植香蕉,而只要澆水、為其準備堆肥,進行修剪並防止霜凍,南至紐西蘭的因弗卡吉爾,都可種植這種作物。 他還建議廣大園丁嘗試種植菠蘿、甘蔗和芒果。 這張咖啡作物的檔案照中,彩色的咖啡豆很是耐看。(Daniel Ramirez / Pixabay)   格雷戈爾.馬卡拉(Gregor Macara)是紐西蘭大氣及水資源研究院(NIWA)的氣候科學家。 他對Stuff表示,氣候變化將加快作物生長速度,還能讓一年中作物生長季更長。 但同時,馬卡拉指出,氣候變化還可能會導致洪澇及乾旱的增多。對園丁來說,在乾旱或長期乾旱時期,澆水和灌溉則至關重要。 為了更好地灌溉植物,馬卡拉建議園丁們考慮更多的集水途徑,例如使用收集雨水的水箱,或用水桶收集日常生活中可再次利用的廢水。 此外,荷蘭-紐西蘭的博物學家魯德.克萊因帕斯特 (Ruud Kleinpaste)對Stuff表示,害蟲及病害將是氣候變化帶來的另一個問題,但同時溫度上升確實帶來了一些積極因素。 他說,天氣變暖,昆蟲則會變多,園丁將不得不適應這些威脅。 同時,他也確實發現,諸如鱷梨(牛油果)、柑橘和荔枝等熱帶水果已可在更多地區種植,只要做好防風防霜凍工作即可。 責任編輯:劉潤菁

拍於紐西蘭麥肯齊盆地的一隻黑長腳鷸。照片拍於2014年9月27日。(Ben / Flickr)   紐西蘭特有的黑長腳鷸(black stilt),在1980年代初僅記錄了20多隻成鳥,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鳥類之一。這個聖誕期間,這種極度瀕危的水鳥共孵化出18只雛鳥,環保部(DOC)的負責人對此表示非常興奮。 據RNZ報導,在12月24日至26日期間,環保部(DOC)的相關保育機構共孵化出18只黑長腳鷸的雛鳥。 環保部(DOC)該項目負責人麗茲.布朗(Liz Brown)說,這一消息令人興奮,因為在80年代初期,這種水鳥的種群數量下降到只有20多隻。 黑長腳鷸是一種大型水鳥,成鳥約40厘米長,主要分布在南坎特伯雷地區的麥肯齊(Mackenzie)盆地,被國際專業機構列為極危物種,即該種群的滅絕威脅仍然未除。 布朗說,該部估計目前麥肯齊盆地周圍的辮狀河流中約有170只野生黑長腳鷸,而新孵化的18只雛鳥是該保護項目成立以來的一大標誌性變化。 由於該種群自有記錄以來,種群數量一直在銳減,工作人員對其量身定制了一套保育計劃,致力於讓其數量恢復至相對穩定的水平,而目前這種鳥類的數量仍未達到自行繁衍階段。 布朗透露,這些雛鳥會一直在DOC的相關機構長到9個月大,等到冬季過後,食物供應趨於穩定,它們將被放歸野外。 其間,這些雛鳥先會被人工飼養約35天,再被移至一個可供它們自由飛行的鳥捨,直到長至約9個月大。 布朗透露,這種鳥平均的預期壽命是6至8年,但據該部所知,有一隻特殊的黑長腳鷸已超過20歲,且仍在產卵。 「這很不尋常,」布朗說。 責任編輯:劉潤菁

2013年基督城舉辦的一次自行車騎行活動。(Jocelyn Kinghorn/Flickr)   基督城一項耗資3.01億紐元的自行車道網絡計劃如今已在加速建設。據Stuff新聞網報導,該計劃中的4條自行車道如今已完全開放,今年還將再修建5條。基督城計劃共完成13條主要自行車道的建設,用時6年。 據報導,此項自行車道計劃是2013年提出的,全長101公裡。 但自計劃提出以來,修建此自行車道網絡一直備受爭議,然而如今,該提議成為基督城市議會減少碳排放的主要工具之一。 13條自行車道中,已有4條完全開放,包括Uni-Cycle路線、Little River Link、Papanui Parallel以及Quarryman’s Trail。 這4條自行車道都將把更多地區連至市中心。 其中,Uni-Cycle路線將把Ilam和坎特伯雷大學與市中心連接;Little River Link將Prebbleton和Wigram連至市區;Papanui Parallel連接Northlands購物中心和Northern Line自行車道;Quarryman’s Trail通過Hoon Hay和Somerfield將Halswell連至市中心。 其餘自行車道仍在建設中,包括一些部分路段已基本完工的自行車道,而最晚完工的步道預計將於2028年完成。 據報導,3.01億紐元的總成本中,約1.87億紐元將來自政府財政,而不是納稅人。 但在該計劃於2013年首次提出時,市議會預計將耗資6830萬紐元,並計劃在五年內完工。 責任編輯:劉潤菁

某年納皮爾「裝飾藝術周」中,眾多國內外來客身著盛裝,在草坪花園上享受節日樂趣。(Credit: Art Deco Trust)   除了去年,每年2月的第3個週末,「裝飾藝術周」(Art Deco Week)都會在霍克灣心臟地帶的重要港市納皮爾(Napier)拉開序幕。雖然去年該活動因疫情首次被取消,而據RNZ報導,今年這個充滿懷舊氣息的裝飾藝術節將如期舉辦,並已售出5000多張門票。 紐西蘭每年最具標誌性的節日之一,「裝飾藝術周」將於2月16日至20日在這座以「裝飾藝術」聞名的小鎮舉辦。 活動主辦方裝飾藝術基金會(Art Deco Trust)表示,今年的門票銷售量比往年要高。 納皮爾的裝飾藝術中心,是了解其建築歷史的理想去處。(Credit: Kirsten Simcox Photograpgy)   其藝術節總監格雷格‧豪伊(Greg Howie)對RNZ說,已售出5000多張門票,其中65%的票是被其它地區的人們買走的。他認為,人們真的很期待能再次參加這次藝術節。 他說,該基金會對去年藝術節的取消感到非常震驚,而今年,他們則會「竭盡全力」,在交通燈系統下做好各種準備工作,致力於這項活動能順利進行。 納皮爾的精品藝術酒店Art Deco Masonic Hotel(Credit: Kirsten Simcox Photograpgy)   因眾多1930年代的裝飾主義風格建築,納皮爾是與美國邁阿密南海灘齊名的 「全世界最好的裝飾藝術城鎮」,被世界各地的裝飾藝術愛好者視為「藝術聖地」。 1931年,這裡因一場地震以及引起的大火幾乎被夷為平地。然而,小鎮居民在這次浩劫中並沒有低頭,而是克服了無數困難,用了兩年時間重建家園,並最終以一幢幢、統一的裝飾主義風格建築讓這座小鎮浴火重生,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新的城市」。 處於安全等因素的考量,納皮爾人選用了30年代風靡全球的裝飾藝術風格建築重建家園。 這種堅固的鋼筋混凝土建築風格簡潔、明朗,也不含複雜的裝飾物,不僅讓這裡蛻變為「裝飾藝術小鎮」,更成為紐西蘭最富盛名的旅遊城市之一。 這個裝飾藝術小鎮往年一直吸引著大批的遊客和裝飾藝術愛好者。(Credit: Kirsten Simcox Photograpgy)   徜徉在納皮爾鎮中心的街頭,從古典線條式到西班牙教會式和裝飾藝術式,各種裝飾藝術風格建築比比皆是。在南半球,擁有如此之多風格濃郁的特色建築之城,找不出第二座。 在每年的「裝飾藝術周」,這裡則會猶如時光倒流,眾多居民穿上30年代的誇張服飾,開著老爺車來到市中心商業街,隨著音樂跳起查爾斯頓舞,一起慶祝小鎮的震後重生。 2019年進行的一項經濟影響研究表明,該裝飾藝術節能帶來的總收益超700萬紐元。 責任編輯:劉潤菁

16世紀荷蘭藝術家馬丁·希姆斯科克(Martin Heemskerck)繪製的手工彩繪版畫,描繪的是傳說中的巴比倫空中花園——世界七大奇蹟之一。(Carla216 / Flickr)   隨著紐西蘭向更高的城市密度邁進,坎特伯雷大學歷史學教授凱蒂.皮克爾斯(Katie Pickles)在非營利性媒體The Conversation上發文表示,人們應充分利用屋頂的空地,打造實用性及趣味性俱佳的新活動空間。 以下為皮克爾斯教授的觀點: 在過去,紐西蘭一直是一片郊區沃土,正如暢銷書《四分之一英畝的巴甫洛娃天堂》(quarter-acre pavlova paradise)中著名的描述,長期以來,理想的家園一直是在一片完整的區域中,建上一所房子。但這種情況正在迅速發生著變化。 隨著房價飆升以及房屋供不應求,中等密度的房屋開發將填補城市和郊區的視野。再加上人們生態可持續性意識的日益增強,紐西蘭人似乎很快就會仰望他們曾經通過後院窗戶看到的那些綠色空間。 那麼,為甚麼不來一次屋頂革命呢?自房屋被發明以來,屋頂的空間就被人類所利用。相傳,建於屋頂和露台之上的巴比倫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s of Babylon),將古城變成了綠色。而它正是出自那些在城市景觀中嚮往自然的人們之手。 如今,屋頂花園和「綠色屋頂」運動正在國際上盛行,無論是家用還是用做商業空間。曾經被用於太陽能發電和收集雨水的屋頂,現在則被用於糧食生產、緩解氣候變化的微型「森林」種植、「野生園藝」、休閒以及娛樂。   世界的屋頂 拍於2017年8月的新加坡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James Faulkner/Flickr)   重建屋頂的例子隨處可見。例如,泰國國立法政大學(Thammasat University)就把其水稻梯田下的綠色屋頂用於城市農業、多功能有機食品空間、公共設施、水管理系統、能源發電機和戶外教室,他們為此引以為豪。 巴黎展覽中心(Paris Exhibition Centre)的屋頂現在則是一個菜園,旨在減少食物裡程成本,為當地人提供蔬菜供給。新加坡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以其巨大的「超級樹(supertrees)」建築,在這個人口稠密的城市國家開創出一片鬱鬱蔥蔥的綠洲。 再說一些離紐西蘭近一些的例子。藝術家兼建築師 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位於Kawakawa洗手間上的著名屋頂花園,正是他在德國達姆施塔特(Darmstadt)設計的著名Waldspirale建築的前身。 德國達姆施塔特(Darmstadt)的著名建築Waldspirale  (Alexandre Prevot/Flickr)   種於公寓大樓螺旋屋頂上的一片森林,則體現了他對與自然共存的多元文化城市形式的典型信念。而旺加雷(Whangārei)全新的Hundertwasser藝術中心的森林屋頂,種有4,000多株植物,更是雄心勃勃。   綠色屋頂 奧克蘭大學工程大樓的綠色屋頂也採用了類似的理念。該項目涉及六個地塊,其中包含3,600種原生植物和多肉植物,這些精選的植物都能應對乾旱及洪澇條件。試驗中土壤的替代品則選用了浮石、黏土和樹皮,都為商業和家庭建築提供了模型。 在西部地區,Waitākere Civic Center 綠色屋頂旨在管理雨水徑流、提高能源效率,並促進生物的多樣性。500平方米的平坦花園包含10種本土植物、鳶尾花、以及沙丘植物。屋頂還為本地昆蟲和鳥類提供了食物和棲息地。 屋頂開發還為城市讓出殖民土地、展示了當地文化、生態,以及為創造毛利空間提供了機會。作為毛利建築復興的一環,奧克蘭國際機場的綠色屋頂受到korowai(一種毛利特有的斗篷)的影響,由帶有幾何圖案的亞麻纖維製成。 在南部地區,順便可以吸收機場噪音污染的皇后鎮的小學Remarkables Primary School,其綠色屋頂與景觀融為一體,還可用作教室。   邊喝東西邊賞景 […]

新年快樂!(Dev Ashish / Pixabay)   隨著午夜的時鐘指向12點,紐西蘭最大的城市——奧克蘭,在絢爛奪目的燈光與輕快欢腾的音樂聲中,率先迎來了2022年。 今年,奧克蘭天空塔傳統的午夜煙花表演已於2021年11月底宣布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多處地標性建築,在這座世界首個迎接新年的主要城市上演的美麗燈光秀。   奧克蘭燈光秀具體介紹 奧克蘭的海港大橋的夜景。此圖與本文無關。(Louis Tan/Flickr)   12月31日晚9點,隨著奥克兰的標誌性地標在燈光秀的照耀下栩栩如生,這座新西兰的最大城市,已經準備好用色彩為人們照亮2022年的天空。 奧克蘭的海港大橋(Harbour Bridge)、天空塔(Sky Tower)、奧克蘭戰爭紀念博物館(Auckland War Memorial Museum),以及The Light Path,瞬間一起被點亮,上演了這場美麗的燈光秀。 奧克蘭經濟文化部門Auckland Unlimited的帕姆.福特(Pam Ford)對NZ Herald表示,此次的燈光秀名為「Auckland is Calling」,即「奧克蘭在呼喚」,旨在表達疫情下,以一種尊重的方式看待新年之意。 燈光秀中,十萬顆左右高亮度、不同顏色的LED燈經由計算機系統編排,隨著音樂發出繽紛透徹的光亮,將海港大橋、天空塔等地標性建築點亮,象徵著紐西蘭這座最大城市對全國各地乃至世界遊客的歡迎。 據介紹,此次新年燈光秀的創意來自毛利藝術家Katz Maihi設計的Tomokanga(入口、大門)概念,旨在表達奧克蘭的19個iwi部落,以及人、陸地和海洋的交織。   其它新年慶祝活動簡介 往年天空塔的新年煙花匯演檔案照。(Louis Tan/Flickr)   12月31日晚以及新年期間,奧克蘭其它地區還計劃舉行各種節慶活動。 例如,奧克蘭西北部South Head為期三天的以家庭為中心的露營音樂和藝術節AUM Festival,以及舉辦於這座城市北部Ascension Winery酒莊的Highlife Festival,都已拉開帷幕。 此外,紐西蘭首都惠靈頓的國家公園Whairepo Lagoon,同樣用精采的燈光表演取代了傳統的煙花表演。 此前,由於疫情限制帶來的不確定性,紐西蘭已有眾多大型節慶活動被推遲,南島瓦納卡附近舉辦的Rhythm and Alps音樂節是少數進行的大型新年慶祝活動之一。   總理發布新年祝福 12月31日晚,紐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 (Jacinda Ardern)發布了一張她與一些工作人員的合照,以此向2021年努力工作的人們致敬,同時表達她對每個人的新年祝福。 她表示,該照片提醒她,「在困難時刻,也有一些非常特別的時刻,有很多人在努力工作,幫助我們度過難關。 「對他們,所有人,我要說聲謝謝。因為你們,無論遇到甚麼困難,我們都會度過難關。」 責任編輯:劉潤菁

奧斯卡小金人檔案照。 (Gia Knight / Pixabay)   2021年即將過去,回顧這不尋常的一年,除了新冠疫情持續對紐西蘭社會各個方面的影響似乎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主題外,紐西蘭政壇很值得盤點一下。 NZ Herald 資深政治記者Claire Trevett 給出了極有創意的報導,我們來看看都有誰榮獲了本年度「奧斯卡」。   最佳影片獎:國家黨 國家黨領袖Christopher Luxon (Credit: New Zealand National Party)   國家黨獲此殊榮,還真是名至實歸。它為我們提供了一部規模恢宏的史詩級大片 —— 一部充滿陰謀、毒蛇、無辜者被用作棋子和背叛的恐怖驚悚片。從2017年大選失利後的4年中,更換了5任領袖,依次為Bill  English, Simon Bridges, Todd Muller, Judith Collins, 和Dr Shane Reti 。 毫無疑問,高潮是Simon Bridges和Judith Collins之間的對決。劇情的轉折點是Christopher Luxon在當選議員僅僅一年後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勝利 ——- 從一名後排新手不但一下了走到了前排,並且沒有過渡,一步登上國家黨領袖的寶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成了「從小兵到最高指揮官」的騰飛。 更具戲劇性的橋段是,Luxon 上台才12天,就率領國家黨在12月14日的最新民意調查中使國家黨的政黨支持率重回30% 以上,達到32.6%;Luxon個人也創下了自前總理John Key 爵士以來、以反對黨領袖身份創下「最受人們喜愛總理評級」的最高得分,達到了20.4%。 一個「全新的國家黨」一下子贏回了超過15萬選民的信任和認可。這股「藍色浪潮」使紐西蘭政壇佈局發生了不小的改變。這份答卷締造了國家黨的歷史。   最傑出政治家:行動黨領袖David Seymour David Seymour (Mathmo / […]

檔案照中,一輛淺藍色的露營車停於一處露營地。 (Wolfeosti / Pixabay)   隨著紐西蘭人迎來邊境不確定的第二年暑假,紐西蘭大型線上汽車交易平台數據顯示,人們對宿營拖車和野營車的需求激增。 Trade Me數據顯示,對很多紐西蘭人來說,與海外旅行相比,駕駛野營車輛度假更具吸引力。 Trade Me旗下的網上機動車交易平台Trade Me Motors顯示,人們對宿營拖車(caravan)和野營車(motorhome)的搜索量正在穩步增加。 Trade Me Motors的銷售總監傑米.富勒(Jayme Fuller)對Stuff新聞網表示,12月的第一周,宿營車型的搜索量達7.3萬次,比前一周多了4%,這種車型也成為Trade Me最受追捧的商品之一。 而與去年相比,富勒說,今年11月Trade Me上出售的宿營車型銷售量增加22%,該車型的拍賣銷售數量也增加了9%。 此外,隨著需求的增加,價格也在上漲。 富勒表示,截至12月16日(週四),該網站上有1000多輛宿營車型掛牌出售,最便宜的包括一輛1972年的牛津宿營拖車,要價為2萬紐元,而最貴的要價為18萬紐元,例如一輛配備皮革內飾、洗衣機和滑出式燒烤架的四床位2021款Avida車型。 在12月16日掛牌出售的1090輛宿營車型中,要價超過10萬紐元的有120輛。 儘管價格上漲,但富勒表示,從長遠來看,宿營拖車和野營車比支付住宿費用更便宜,還可讓人們自由走動,尤其在天氣變壞的情況下,更凸顯出其優勢。 「值得花時間找一輛適合您的露營車,」他說。 此外,紐西蘭房車協會對Stuff表示,今年人們對房車的興趣異常的高,且加入該協會的會員不再以60多歲的群體為主,還多了很多年輕人及家庭群體。 該協會首席執行官布魯斯.洛喬爾 (Bruce Lochore)說,海外也反映出這種趨勢。 他相信,邊境不會開放很長時間,而紐西蘭將出現青睞露營車的新一代。 責任編輯:劉潤菁

一罐麦卢卡蜂蜜的檔案照。(Ryan Merce/Flickr)   隨著「麥盧卡蜂蜜」的價值持續走高,近年來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一直在就這種蜂蜜的商標所有權問題存在糾紛。據RNZ報導,一些紐西蘭蜂蜜生產商最近向英國知識產權局提出了麥盧卡蜂蜜的商標申請,但已被駁回。 在政府的資助下,紐西蘭麥盧卡蜂蜜產區協會(MHAS)正在努力在國際市場上為mānuka(毛利語,中文譯作「麥盧卡」)一詞註冊商標。若申請獲批,只有來自紐西蘭的蜂蜜才能被稱為mānuka蜂蜜。 英國知識產權局的決定稱,雖然在英國銷售的絕大多數麥盧卡(mānuka)蜂蜜似乎來自紐西蘭,並且包裝上有所標註,但沒有證據表明,相關公眾會理解此類產品全部來自紐西蘭。 「相反,有來自詞典、食品標準局(FSA)項目和出版文章的證據表明,英國公眾對這個詞的理解是,它描述的是來自紐西蘭和附近地區的蜂蜜,尤其還包括澳大利亞。」 「麥盧卡蜂蜜」的商標申請於2015年首次被提交至紐西蘭知識產權局(NZIPO),經商標審查員審查後,最終被該局接受。 但該商標決定在2018年被公布後,澳大利亞麥盧卡蜂蜜協會(AMHA)提出了異議,表示「麥盧卡蜂蜜」並無品牌特色,且有混淆消費者之嫌,該商標並不屬於紐西蘭麥盧卡蜂蜜產區協會(MHAS)所有。 在紐西蘭麥盧卡蜂蜜產區協會(MHAS)向英國知識產權局提出商標註冊申請之際,澳大利亞麥盧卡蜂蜜協會(AMHA)對紐西蘭這一行動持反對態度。 除了拒絕了紐西蘭這一商標的申請,英國知識產權局將審理費用判給了提出駁回申請的澳大利亞麥盧卡蜂蜜協會(AMHA)。 AMHA主席保羅.卡蘭德 (Paul Callander) 表示,他很高興英國知識產權局做出這一「正確公平」的決定。 「麥盧卡(mānuka)這個詞自19世紀以來一直在澳大利亞使用,並且幾十年來,澳大利亞行業在麥盧卡蜂蜜科學、研究和營銷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卡蘭德說。 「否認這一現實將是非常不公的,並且在經濟上是毀滅性的。」 近年來,「麥盧卡」品牌的蜂蜜出口量一直在逐年增長,而紐西蘭的麥盧卡蜂蜜銷量遠高於澳大利亞。因此,澳大利亞蜂蜜生產商也在爭取為他們的蜂蜜貼上「麥盧卡」標籤。 卡蘭德表示,整個澳大利亞的蜂蜜行業都會歡迎英國知識產權局這一決定。 「預計到2027年,全球市場價值將達到12.7億美元,並為本地創新和製造提供巨大潛力,」他說。 「澳大利亞行業一直在努力保護其在這個不斷增長的市場中的合法利益,並將繼續這樣做。這一決定是一項重要的決定,我們希望其他尋求商標認證的司法管轄區也能效仿這一決定。」 據RNZ報導,紐西蘭知識產權局(NZIPO)目前也接到了一份mānuka的商標申請,預計將於2022年初做出決定。 責任編輯:劉潤菁

2018年2月出席奧克蘭總督府活動的總理阿德恩與未婚夫盖福德(Government House / Wikicommons CC-BY-SA-4.0)   據NZ Herald報導,紐西蘭總理傑辛達.阿德恩 (Jacinda Ardern) 和她未婚夫克拉克.蓋福德 (Clarke Gayford)的婚禮,將在北島東岸港市吉斯伯恩(Gisborne)一位美國億萬富翁的鄉村豪華莊園內舉行。婚禮日期可能在2022年的1月底。 據報導,屆時,全球排行榜冠軍、格萊美獎獲得者,紐西蘭歌手洛德(Lorde)也將在現場招待這對夫婦的親朋好友。 據NZ Herald了解,阿德恩夫婦舉行婚禮的鄉村豪華莊園名為Nick’s Head Station,位於吉斯伯恩(Gisborne)附近的Muriwai。該房產為美國對沖基金億萬富翁約翰.格裡芬(John Griffin)和他夫人艾米.格裡芬(Amy Griffin)所有。 每年,約翰.格裡芬夫婦以及他們的四個孩子都會在此處房產住上三個月。據報導,他們還擁有紐約最貴的聯排別墅,價值7710萬美元(約合1.13億紐元)。 據消息人士向NZ Herald透露,此前這座農莊的設計由著名室內設計師弗吉尼亞.費雪(Virginia Fisher)完成。這位設計師的代表作還包括胡卡旅舍(Huka Lodge)、克洛赫莊園別墅飯店(Kinloch Manor & Villas)等一系列知名建築。 但去年該房產裝修完畢後,格裡芬夫婦在第一次封鎖期間在這裡住了幾個月,並因為不喜歡房子的設計而決定重新裝修。總理的婚禮籌辦團隊還曾來此檢查,詢問房子能否及時完工。 紐西蘭歌手洛德Lorde (Giggling Gigi/Flickr)   消息人士還了解到,屢獲殊榮的創作歌手洛德將為婚禮獻唱,但其所在的環球音樂(Universal Music)拒絕置評。 總理發言人表示,阿德恩的婚禮「是這對夫婦及其家人的私人活動。我們希望每個人都尊重這一點,我們不會對任何計劃或細節發表評論。」 有吉斯伯恩當地人對NZ Herald表示,該房產的翻修工作將由皇后鎮的建築商完成,並將為阿德恩夫婦的婚禮做好準備。據了解,婚禮將於1月下旬舉行。 據報導,現年56歲的約翰.格裡芬 (John Griffin)於1996年創立了自己的基金公司Blue Ridge Capital,在2013年頂峰時期,他管理的資產超過120億美元。 他以其慈善項目而聞名,特別關注紐約市內城區的貧困問題,同時對吉斯伯恩社區慷慨解囊,為各種事業捐款並盡可能提供幫助。 艾米.格裡芬是美國體育雜誌《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rated)的營銷經理。她同時擁有自己的公司,從事個人聚會策劃租賃業務。這對夫婦的交往圈包括多位好萊塢精英,如瑞茜.威瑟斯彭(Reese Witherspoon)、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以及格溫妮絲.帕特洛(Gwyneth Paltrow)。 與此同時,Bushmere Arms的老闆羅賓.皮爾森(Robin Pierson)對NZ Herald表示,兩年前,總理夫婦預訂了他的場地來舉辦婚禮,但因在紐西蘭名廚安排的餐飲問題上有分歧而談判破裂。 皮爾森表示,他準備向總理夫婦再寄去一張5000紐元的取消費賬單。 「如果她執意在約翰.格裡芬的房產裡舉行婚禮,那麼她就是在紐西蘭人的餐飲業開始走下坡路時,在支持一位最富有的美國人,」他說。 […]

Blue Spring at Te Waihou Walkway, Putaruru, NZ (Credit: Navo Scofield)   12月17日,環境保護部長基裡.艾倫(Kiri Allan)宣布,政府將從其促進就業的環保項目Jobs for Nature計劃中,撥出340萬紐元的資金,讓北島景點藍泉在內的多個獨立項目,都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藍泉(The Blue Spring)位於北島懷卡托南部地區的普塔魯魯(Putāruru)附近,是一處頗受歡迎的旅遊景點。這裡的環保項目將在三年中獲得政府99.3萬紐元的資金,以僱用14名員工,恢復天然泉水的「法力(mana)」。 另一個名為Te Mauri o Waihou的項目將由Raukawa慈善信託基金牽頭,將增設基礎設施以保護本土的動植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保護環境制定計劃並進行環境監測、控制有害生物,還將重新種植植被。 劍橋南部的大陸生態島Sanctuary Mountain Maungatautari也獲得了政府的資金支持。該生態島環繞的防蟲圍欄是世界最長的圍欄之一,成熟的灌木叢以及大量的鳥類在此繁衍生息。 總部位於漢密爾頓的組織Mangaiti Gully,三年中將獲得653,359紐元的資金,以清除雜草,並在河岸種植合適的植物。 政府還將為四個保護區的實習生工作崗位資助589,416紐元。 艾倫表示,Covid-19對我們的社區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但隨著經濟的重新開放,Jobs for Nature計劃正在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保護紐西蘭生物多樣性的關鍵行業更能發揮其作用。 除了上述項目,政府還將出資保護馬尼亞波托地區的水道,並控制普裡奧拉森林公園(Pureora Forest Park)的有害生物。 責任編輯:劉潤菁

今年聖誕節,許多家庭和公共場合仍然燈火通明。(JenniferStr/Pixabay)   隨著聖誕節的臨近,五顏六色的節日燈火點綴起奧克蘭這座城市的公園、街道和地標,時隔一年的聖誕專屬氛圍又這樣悄然而至。 儘管封鎖數月後,聖誕遊行(Santa Parade)和奧克蘭聖誕音樂會(Christmas in the Park)相繼被取消,市中心廣受歡迎的富蘭克林路(Franklin Rd)也連續第二年放棄了節日燈飾。 然而,今年聖誕節,許多家庭和公共場合仍然燈火通明。 以下便是奧克蘭一些欣賞聖誕燈飾的最佳去處。   帕內爾聖誕樹裝飾球 Parnell Bauble 一張聖誕裝飾球的檔案照。此圖與本文無關。(Maria Eklind / flickr CC BY-SA 2.0)   奧克蘭市中心的赫德公園(Heard Park)又迎來了一年的歡樂時光。 今年,這裡的聖誕樹裝飾球有所升級,新增了一個「手勢傳感器」,可以根據感應到的不同動作,變換顏色。 直到聖誕節前夕,這裡將每晚都燈火通明。   Huapai社區聖誕燈飾 Huapai Christmas Lights Huapai 社區的聖誕燈光裝飾 (Credit: Huapai Christmas Lights)   在奧克蘭西北部的Huapai地區,有多條街道共同組成了一個聖誕燈飾街區。 位於該地區Kuawa Drive、Aporo Drive、Eric Farley Drive和Korako Drive的上百戶家庭都裝飾著五顏六色的燈飾。 據說,每晚都會有數百人在這裡欣賞各式聖誕燈飾,每棟房子的裝飾主題都與眾不同。 直到新年前夜,這裡的燈飾每晚8:30至11:30都會亮起。   海港大橋 Harbour Bridge Auckland Harbour Brid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