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景點

尖峰小屋由環保部(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 簡稱DOC)建造和維持運營,是新西蘭最好的小屋之一。小屋共有80張床位,有床墊、配有燃氣灶、衛生間、冷水淋浴、太陽能照明、BBQ 及木炭爐,但需自備炊具和睡袋。冬天建議帶比較厚的睡袋。 在此過夜的,難免有些人打鼾,旅行者如有需要,可自帶耳塞,減少鼾聲的干擾。 一位全職的監管人照顧尖峰小屋,這位監管人員經常向大家講述該地區的歷史。 尖峰小屋非常受歡迎,在旅遊旺季或週末都是滿滿的,即使冬天也是如此。有很多學校會安排學生來這裡過夜。 如要留宿尖峰小屋,請提前在網上www.doc.govt.nz預定或在考埃朗格谷遊客中心(Kauaeranga Visitor Centre)預定。如果通過考埃朗格谷遊客中心預定,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每晚費用:成人 NZ$15;5-17 歲青少年 NZ$7.5;5 歲以 下兒童免費。  

乘著火車去旅行,是很多人的夢想。 急水溪火車之旅會令您終生難忘! 蜿蜒前行的細細火車道, 穿行於茂密的貝殼杉和銀蕨樹森林。 應接不暇的是窗外玲琅滿目的陶器和雕塑, 更加耐心尋味的是火車司機對急水溪歷史的追溯, 還有孩子們歡快的童音, 以及隧道出現時的雀躍和歡呼…… 新西蘭最窄也最陡峭的 山地火車線路!! 急水溪火車道起點——Base火車站,與火車道終點——EyeFull塔之間的水平落差高達115米,平均梯度為 1:24.1。也就是說,小火車平均每前行24.1 米,高度就會上升1米。毫無疑問,這就是新西蘭最陡峭的火車道。   急水溪小火車的另一個特別之處是,這段鐵路是新西蘭唯一的窄軌鐵路,寬度只有15英吋。因此,這段鐵路又是新西蘭最狹窄的火車道。 小火車的終點站有一座 360度全景觀景塔,即EyeFull 塔。置身於塔頂,您可以盡覽周邊的山林和壯觀的海景,因此這裡絕對是您拍照留念的好地點! 在乘車過程中,您會發現,火車司機同時也是導遊。當火車穿行於山林間時,他/她會將急水溪的歷史以及小火車主人Barry Brickell的故事娓娓向您道來。   如何到達? 從奧克蘭市中心乘輪渡2小時,再乘接駁的免費巴士約10分鐘即可到達科羅曼德鎮中心。如果自駕的話,從市中心沿1號高速和2號高速再上25號高速,約2.5 ~ 3.5小時即可到達。急水溪火車站距鎮中心僅3公裡之遙,開車數分鐘、步行30~40分鐘即可到達。   準備工作 – 訂票 通過輪渡訂票網站(fullers.co.nz/timetables-and-fares/)預訂輪渡票,成人單程$60,往返$75元。 通過訂票網站dcrail.nz預訂急水溪觀光火車票,成人$35,如果跟團,則是$50,但有車子接送。 一個人的夢想能走多遠? 能夠有幸踏上這段觀光之旅,人人都要感謝小火車的主人Barry Brickell!他的故事將是這段難忘旅程中最觸動您心靈的一部分。   小火車主人Barry Brickell 一心一意制陶和造火車   Barry Brickelll以擅長建窯而聞名,他是新西蘭最早以制陶為生的兩個手工藝人之一。急水溪鐵路沿線的大部分窯爐都是Brickelll設計建造的。不僅如此,他還親手建造了如今聲名遠揚的急水溪小火車。 Brickell於1935年生於New Plymouth,但不久後隨家人遷往奧克蘭北岸Devonport,並在那裡長大。 Brickell從小就對燒窯、鑄造、鐵路和蒸汽機充滿了興趣。根據Christine Leov-Lealand所著的傳記,Brickell在7歲時建造了他的第一個磚窯,但他的家差點被燒掉。 據小火車司機介紹,Brickell在13歲讀高中時開始接觸陶藝,並從此愛上了陶瓷。另外,他在高中期間,還對物理和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於1960年獲得奧克蘭大學理科學位。 大學畢業後,Brickell曾在Coromandel District High School任教,但數月後放棄了教學工作,開始一心一意制陶,並在Coromandel鎮附近買下了第一套房產,地點位於90 Driving Creek Road。 1974年,他在相鄰的380 Driving […]

貝殼杉Kauri Tree是新西蘭最著名的一種本土樹種,生長在該國北部溫暖的地方 – 奧克蘭,科羅曼德半島和北部地區。貝殼杉Kauri Tree是世界上最大的巨型樹種之一,也是壽命最長的樹木之一。屬常綠大喬木,樹幹筆直,高大,無節,木質堅硬,呈灰色、藍灰色或斑駁的灰紫色。其樹幹上的貝殼形狀是因樹皮從樹幹上脫落下來造成的圖案。貝殼杉從幼苗到成年大約需要二三百年,一般壽命可達兩千年。幼葉時長葉為青銅色,隨著樹木的生長,逐漸變成鮮綠色。成年貝殼杉樹高可達50多米,樹幹周長可達16米以上。貝殼杉是一種針葉樹:它產生寶塔狀球果,釋放花粉(雄性球果)或種子(雌性球果)。貝殼杉樹膠從成熟的樹上滲出來修復其受傷或腐爛部分。其祖先可追溯到侏羅紀時代。在冰河時期曾經是非常繁茂的物種。   貝殼杉的歷史 History 貝殼杉主要生長在新西蘭北島,其森林面積曾經從北部的遠北地區到Kawhia附近的Te Kauri,覆蓋了120萬公頃的土地。1000多年前當第一批人類到達新西蘭這片土地時,貝殼杉森林十分常見。 新西蘭的原住民毛利人利用貝殼杉樹幹雕刻成大型獨木舟和建造房屋。並將其樹膠用來引火,或將其樹膠浸泡在水中與puha植物的乳液混合之後用於咀嚼。 18世紀到19世紀歐洲殖民者的到來加速了這些壯麗森林的萎縮。歐洲水手們很快意識到年輕的貝殼杉樹幹是建造船舶桅桿的理想木材,於是他們開始大量砍伐貝殼杉。隨後的殖民者發現貝殼杉木材是造船和其他建築的理想選擇。 他們用這些大量的無與倫比的貝殼杉鋸材建造房屋,打造家具。伐木開始了,到19世紀中葉,鋸木廠成為一個很大的產業。貝殼杉樹膠也被大量用於生產清漆和其他樹脂基產品。他們從Northland的沼澤地挖出大量的貝殼杉膠並在海外銷售,用於清漆和油氈。他們還在樹梢上挖掘,搜尋樹膠,而更多的是通過割裂活樹的樹皮以獲得流出來的樹膠。隨著20世紀早期和中期對農田和木材的需求增加,更多的森林被清除。 Kauri Forrest 貝殼杉森林 貝殼杉森林結構複雜,每公頃通常有20多種不同的樹種。在成熟的林分中,在較小的針葉樹和闊葉樹的樹冠之上則是貝殼杉樹的樹冠。多達九種其他針葉樹,包括rimu(Dacrydium cupressinum),山totara(Podocarpus hallii),miro(Prumnopitys ferruginea),以及更南部的硬山毛櫸(Nothofagus truncata)可以與貝殼杉一起生長。 貝殼杉森林與其他亞熱帶森林相似。貝殼杉樹和其他一些較小樹木的樹幹上通常覆蓋並纏繞著籐本植物(木質纏繞的植物 lianes)和棲息的附生植物。有樹蕨,n□kau棕櫚樹和蘭花。貝殼杉森林包含一些熱帶太平洋植物家庭的唯一新西蘭代表,如p□riri(Vitex lucens),taraire(Beilschmiedia tarairi)和kohekohe(Dysoxylum spectabile)。 森林較低的開放層包含小樹和灌木,其中許多僅在貝殼杉森林中被發現。地被植物主要是貝殼杉草(本地百合,Astelia trinerva),莎草樣植物(Gahnia xanthocarpa)和liane kiekie(Freycinetia banksii)。 在貝殼杉生長的地方,它們的痕跡會留在土壤中。貝殼杉森林在廣泛的豆莢土壤(podzolised soils)中繁殖 – 排水不良,風化強烈的酸性黏土土壤,其中強降雨使植物生長所需的大部分營養物質浸出。貝殼杉的存在加劇了這一過程,因此在森林消失很久之後,土壤中營養貧乏的區域顯示出其為單個貝殼杉樹曾經生長的地方。   Competition 與其他樹木的競爭 適應營養貧瘠的土壤是緩慢生長的針葉樹如貝殼杉可以與生長較快的闊葉樹成功競爭的一種方式。貝殼杉森林往往佔據最貧瘠的土壤,而闊葉林則佔據較肥沃的土壤。因為貝殼杉可以忍受一系列土壤濕度條件,它們可以生長在易受乾旱的山脊頂部,豆莢土壤沙丘和澇漬滾動的地形(如Waipoua森林)等各種各樣的地方。 貝殼杉通過產生一層腐爛緩慢的深層凋落物而導致豆莢土壤的低肥力,它包括木質成分,如樹皮,小枝和塔狀球果,以及貝殼杉膠和大量的落葉,其葉子在樹上可保留長達15年。 這種枯枝落葉最終會發展成一種酸性很強的腐殖質,釋放的營養成分極其緩慢。這是貝殼杉與競爭闊葉樹種競爭的另一種策略。 貝殼杉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茁壯成長,這意味著他們不必與其他需要更多肥沃條件的樹木競爭。 Protection 保護貝殼杉森林 貝殼杉樹生長緩慢,幾百年的無度砍伐使其頻臨消亡。終於在20世紀後期,人們開始意識到不能在肆意砍伐這種珍貴的樹種。人們呼籲建立一個國家公園以保護貝殼杉及與其共生的其他物種。並且新西蘭政府在20世紀40年代建立了嚴格的貝殼杉砍伐許可證制度。 貝殼杉森林也是許多其他樹木和植物的家園,包括taraire,kohekohe,towai,Kirk’s pine,toatoa,tanekaha和rata,以及各種灌木和其他植物的林下植物。事實上,因為貝殼杉長壽並且葉子的單寧含量很高,它們會改變它們所生活的土壤,並形成專門的棲息地。 北部的Waipoua森林最初因其偏僻而遠離破壞。該土地於1876年由皇家購買,但幾十年裡一直存在關於應該如何處理該森林的爭論。世紀之交後,公眾對全面保護貝殼杉森林的呼聲越來越高,儘管在20世紀40年代,貝殼杉還被記錄為戰時造船用品。 1952年,最終宣布了9,105公頃的Waipoua保護區,到1987年,皇家土地上所有剩餘的貝殼杉森林都得到了保護部的保護。私人土地上的貝殼杉樹現在也受到很大程度的保護。 大貝殼杉樹——幸福婚姻的見證 Sarni說,這裡是一個非常有靈性和美麗的地方。貝殼杉樹的樹根都連在一起,這是個非常美好的象徵,於是,她選擇在這裡舉行婚禮,「它對我來說總是有著非常特別的回憶。」Sarni說。 婚禮那天,她和先生的家人都來到這裡,大家在這棵大樹底下圍成一圈,同時也拉起一根繩子。Sarni和先生的結婚戒指被穿在繩子上,從第一個人那裏開始往下傳,最後傳到這對新人手中。「這棵樹祝福了我們的戒指和婚姻。」Sarni說。   Largest Kauri […]

從懷奧瀑布出發,僅需行駛650米便可到達貝殼杉林。路的右邊有停車場,通往貝殼杉林的步道在路的左邊。整個行程往返大約30分鐘。 生物安全站 為了防止將貝殼杉頂梢枯死病病菌帶入林中,環保部在杉林入口處設置了生物安全站。你需要從左邊進入。你會先看到一個紅色的刷子,你需要用它蹭掉腳上每一隻鞋子上的泥土,然後踩下刷子前綠色的網格,底下會有噴霧劑噴出以殺死細菌,隨後便可進入林中。返回時也要重複此動作。 貝殼杉樹 杉林內,一些稍顯粗壯的貝殼杉樹已有80-120年樹齡。成長過程中,如果不接觸到陽光,它們就不會長出粗壯的樹枝。 細小的樹枝底部有一個節點,長得像果核一樣,那是樹枝和樹幹的接口部分,樹葉上也有一樣的節點。而樹枝在成長時,並不會滲透到樹的主幹裡。當貝殼杉生長的環境變得乾熱時,任何它自身所不需要的部分,比如樹枝等便會自行脫落,以保證樹木繼續存活。 貝殼杉這樣的生長特性,使得樹木的材質非常穩定、輕盈,這讓它們成為優質的木材原料。一兩百年前,新西蘭的貝殼杉被大量出口到美國加利福尼亞、澳洲等地,同時也廣泛用於新西蘭的建築中。 貝殼杉木材在當時也被用於製造溫泉浴缸、船舶等。大約200多年前,帆船的桅桿是又大又硬的木質桅桿,這樣的材質使桅桿的尺寸受到了限制。而貝殼杉輕盈且可彎曲,人們開始用它製成的桅桿進行替代,這在當時可是領先科技。 林中觀景台 在林中走數分鐘後有一個觀景台。在這裡,你會看到一棵巨大的貝殼杉樹矗立在林中,它被周圍眾多的貝殼杉包圍。而這正是這片杉樹林奇特的地方:從前古老的貝殼杉林就是這樣的。 在腦海中想像一下:有一棵巨大的貝殼杉樹,它的直徑大約有8米、高63米,需大約12個人才能圍成一圈——新西蘭史上最古老、有著4000年樹齡的貝殼杉便是這樣。這棵樹已經被砍,不復存在。 從觀景台遠眺的這些貝殼杉並不是最古老的,但也有600-800年樹齡。 在樹林路兩旁的土裡,有些看似一棵棵小草的植物,實際上,它們是樹齡在1.5-4年的貝殼杉樹。 你或許會認為這片樹林中所有樹的樹齡都相差無幾,但事實卻並非如此。貝殼杉樹在成長過程中若有陽光照射便會茁壯成長,反之則會生長非常緩慢,甚至暫停生長。因此,樹與樹之間看上去或許差不多粗壯,但它們之間卻可能有著200年的年齡差。而當生長環境充滿挑戰時,相鄰的年幼貝殼杉樹還會抱團生長,是不是很有趣呢? 大樹觀景台 再沿著林中的步道前行,穿過木橋,你就會到達一個大貝殼杉樹觀景台。觀景台並非在大樹底下,而是離地數米。這是為了保護深植於土壤中的樹根。在地底下,貝殼杉樹有著龐大的樹根,每棵樹的樹根都向外延伸,並和周圍其他樹的樹根緊緊連在一起。 因此,若樹林中有一棵樹的樹根感染了病菌,如貝殼杉頂梢枯死病,那麼所有樹的樹根都將受到感染。病菌滲透到樹根中汲取養分,而樹的生病狀態要到3年後才能看出來,並且樹木一旦遭受感染,則再也無法醫治,整片樹林也都將被毀。 責任編輯:林達 021901

在奧克蘭的東部海岸向豪拉基灣遠看,科羅曼德半島鬱鬱蔥蔥,就像人跡罕至的原始島嶼;尤其在藍天白雲、海天一色時,遠看科羅曼德半島就像雲海裡的仙山,忽隱忽現。 雖然科羅曼德半島有時看起來飄飄渺渺,似乎遙不可及,但其實它距離幾個主要城市——奧克蘭、漢密爾頓和陶朗加都不遠,從最遠的奧克蘭市中心算,到半島的入口Kopu,最多也只有一個半小時車程,一點都不遠。 但因為科羅曼德半島上大部分都是陡峭的山脈和丘陵,又被溫帶雨林所覆蓋;人口稀少,而且大部分人口聚集在東南沿海和西南沿海的比較窄的海濱區域,只有泰晤士(Thames)一個小鎮人口超過5000;半島中央和北部的尖端,大部分都未開發,平時都人煙稀少、人跡罕見。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使得整個科羅曼德半島的原始美景和自然生態都保存得比較完好,也讓這裡的生態旅遊,成了繼岩石金礦和貝殼杉樹木之後,最具特色、最富盛名的產業,讓旅行者能夠在半島上造訪其獨特的、原始的、幾乎沒受干擾的自然區域,真正地感受和擁抱大自然。 科羅曼德半島有長達400公裡的海岸線,環島有多個極富盛名的未被開發的沙灘和海灣,也有著名的尖峰步道、森林步道和海濱步道,還有新西蘭最窄也最陡峭的山地火車——急水溪火車觀光線。 科羅曼德半島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它既延續了北島東海岸的地熱資源,擁有溫熱療愈的白沙灘(如熱水沙灘,Hotwater Beach)和溫泉;本來多風的東海岸,則因為受到懷卡托和奧克蘭陸地的屏蔽,使得東部海濱風平浪靜,成為最佳海產捕撈和養殖的地點,扇貝、貽貝、生蠔和各種魚類,都是科羅曼德半島的美味特產。到科羅曼德體驗天然新鮮海產,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大亮點。 佳節假日,全家出行,科羅曼德半島既可以讓大人解除城市生活的勞頓和疲憊,充分放鬆身心,也可以讓孩子在遊玩和享受美食的同時,學習愛護大自然。 整個行程可長可短,可以週末兩天、一周或者更長時間,科羅曼德半島豐富的天然旅遊資源,保證讓您的旅程收穫滿滿。 責任編輯:林達 021901

沿途可見到火山地貌 火山地貌 新西蘭因地質構造特殊,處於兩個大陸板塊的邊界,形成死火山的特殊景觀。尖峰步道也不例外,可以看到火山石,火山灰,火山栓等奇景。 200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 在中新世早期(約2000萬年前),科羅曼德半島火山開始活躍。安山岩火山沿著半島一直向南延伸到特普克(Te Puke)、向北到大屏障島(Great Barrier island)。 它們可能與現今活躍在陶波(Taupo)地區的魯阿佩胡火山(Mt Ruapehu)和Ngauruhoe火山等安山岩火山相似。 安山岩噴發通常不是很大很劇烈,許多小型火山噴發形成巨大的錐狀體。在火山內部凝固的熔融岩石仍然可以看到形成的岩石球。大的安山岩火山噴發約在1000萬年前停止,小規模的噴發持續到250萬年前。   90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 大約900萬年以前,科羅曼德半島火山重新活躍起來,開始噴發大量流紋岩火山岩。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大約150萬年前。火山活動從科羅曼德半島北部開始,並向南擴散。這些火山岩的源區位於懷蒂昂格以南(south of Whitianga),泰魯瓦以西的Kapowai( Kapowai west of Tairua)和懷希(Waihi)附近。 流紋岩富含二氧化硅,通常不會像安山岩那樣噴發成熔岩流。因此,不形成火山錐,而是從火山口的中心猛烈噴發。 也就是說,最初的火山活動是安山岩,後來變成流紋岩。 活躍的地熱系統,類似於現在羅托魯阿附近的地熱系統,大約在600萬年前出現,並產生了後來在科羅曼德淘金熱中開採的金銀礦床。   火山栓 海底火山噴發時,由於火山頂部是海水,噴湧而出的熔岩一旦接觸到海水,便會凝固,形成固體外殼,堵住火山口。但有時固體外殼並不能完全將火山口堵死,於是岩漿繼續噴發、堆積。隨著岩漿的不斷溢出,常常會在火山口形成一個突起的地貌,叫火山栓。見如下圖: 火山噴發留下的山峰 在尖峰步道半山腰處可見到703米高的Tauranikau以及尖峰山脈峰頂的岩石其實都是火山噴發留下的奇景。 見如下圖: 「流紋岩」的遺蹟 700萬到900萬年前,大量的火山活動留下了許多「流紋岩」的遺蹟。流紋指岩漿凝固前的流動產生的紋理。在尖峰步道中看到的火山石,能清楚看到岩漿流動時凝固的波痕。 流紋岩含硅量高,黏性大。熔岩流得很慢,就像牙膏從管子裡擠出來一樣,往往堆積起來形成熔岩圓頂。流紋岩曾被用在建築或公路行業。 見如下圖:   兩座火山及泰魯瓦(Tairua)小鎮   快到頂峰(The pinnacles)時就可以看到兩座火山,遠處的那個是死火山帕庫(Mt Paku),它是泰魯瓦(Tairua)的一個火山峰,高度629米。人們可以沿著步道登上Mt Paku的山頂,步道相對容易一些,1-2個小時就可以走完全程。到達山頂高處的觀景點後,能夠360度俯瞰泰魯瓦小鎮、海島,和科羅曼德山脈等,風景非常優美。對於那些不想徒步太長時間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絕佳的選擇。還有一個火山看起來是在城市中,但其實它在叢林中。不允許人們進入這座火山參觀。 泰魯瓦(Tairua),位於東海岸的科羅曼德,是一個海邊度假小鎮。Tairua是毛利語,其字面意思tai是潮汐,rua是兩個。大約有 1500人生活居住在泰魯瓦,但在夏天,會有15,000到20,000人住在這個美麗的小鎮。這是一個非常適合旅遊的地方,這裡有迷人的海港和白色沙灘,火山帕庫(Mt Paku)是這個地方最令人難忘的特色景觀。   責任編輯:林達 091906

尖峰步道(Pinnacles Walk)位於泰晤士(Thames)上游,從考埃朗格谷(Kauaeranga Valley)開始,一路經過小溪、瀑布、森林、鐵索懸橋、石階路,沿著山逕到達759米的步道盡頭巔峰(The Pinnacles)。路上可以欣賞歷史遺蹟和標誌性的自然奇觀,一次看夠科羅曼德半島山脈、海洋、森林。 在尖峰步道最高處—巔峰(The pinnacles),整個目極盡處,綿延的山峰層層疊疊,一直擴至遠方天之窮極,東面的太平洋在雲霧蒸騰中靜靜環擁著科羅曼德半島。站在巔峰之頂,清風在身旁呼呼吹過,蔥籠山脈、澄淨碧空、無邊的大洋在天地間交相輝映, 無遮無攔盡收眼底。 尖峰步道近5年平均每年吸引逾21萬各國遊客前往。 步道離市中心很近,從奧克蘭市中心出發僅需2個半小時車程,就到達步道起點,再經過4個小時的步道攀登到達頂峰,無需長途跋涉,幾個小時就從繁華的市中心到蒼翠的科羅曼德森林公園享受這奇麗景觀。 如果留宿一晚,從住宿地小屋經過1個小時攀登還可看到令人歎為觀止的日出和日落 ,可能拍出自己最好的照片。 尖峰步道遊覽建議 旅行者可根據自己的行程,安排一日徒步,或兩日徒步。建議安排兩日徒步,可以有充裕的時間觀景和在尖峰看日出、日落。而且冬季天黑較早,如果天黑趕路也不安全。 有兩條路線供選擇(都可以選擇1日或2日徒步): 1)第1條路線是往返都通過Webb Creek Track,步道單程6.5公里,來回14公里,需6小時到7個半小時走完; 2)第2條路線是去時通過Webb Creek Track,返回時走Billygoat Track, 往返大約需要8小時到9個半小時。 3)兩日游的住宿地:尖峰小屋(Pinnacles Hut),尖峰小屋介紹見本文 4)徒步難度:中級 5)自駕車停在Kauaeranga Valley Road End盡頭 6)從停車場到第二個鐵鎖懸橋之前的步道都是是平坦的。接下來的步道很陡峭,且路上很多泥土。從溪水到第三個鐵鎖懸橋,漸漸可以看到平頂山(table mountain,850米高)。從奧克蘭開車到科羅曼德,路上就可以看到一個很平坦的山峰。就是平頂山。 7)從尖峰小屋到達終點觀景點,需走過垂直鐵梯和牢固釘入岩石的鐵環,這時要手腳並用才能安全到達巔峰之頂。 如今的步道 19世紀運物資的通道 尖鋒步道的前世今生 19世紀中葉,英國捕豹和捕鯨船在科羅曼德半島停下來過冬,看到毛利人從森林中運貝殼杉桅桿,而英國海軍以前用的桅桿材料波羅的海松那時已經很難得到,英國人認為貝殼杉是個好的替代品。於是在1850-1920年期間,來自英國的開拓者開始大規模砍伐貝殼杉。70年間,在考埃朗格谷地區砍伐的貝殼杉長度加起來約1億英尺,相當於3/4的地球周長。目前,在科羅曼德半島僅存有大約600棵貝殼杉。相當於每千顆貝殼杉樹砍剩下1顆。 當時的人們為了運送食物及日常生活用品,開闢了現在名為尖峰步道的這條山路,伐木工人經常用馬匹通過這條道路運輸。   人工舖成的岩石台階 穿過第二個鐵索懸橋後,可以看到一些台階,它們是由天然岩石建造的。1850-1920年間,為了方便伐木工人上下山,人們花了很多年鑿岩鋪成台階,馬匹也可以運送糧食及生活必需品到山上。 修這條路是極其艱苦的,當時叢林中沒有岩石。人們只能到河流中去找,然後將它們運到這裡。 伐木時代過去後,這條岩石路被廢棄並且變得殘破了。近代經環保部重新修整,步道才可以供人們徒步使用。   步道途徑的歷史遺蹟 如今的尖峰步道遺留下開拓者筏木的種種遺蹟,運原木的通道、用水力運送原木的大壩(在伐木的70年間,這樣的大壩至少建了50-100座)等。 運原木的通道 為了將原木安全、省時省力運下山, 伐木工人經過摸索,認為用大壩蓄水,通過開閘放水的方式將原木衝到下游是散裝運輸原木最經濟的方法。 伐木工人也採用牛隊或牲畜隊來運輸,由此所遺留下的「滾動道路」(rolling roads)和 「滑道」(skids),現在也是尖峰步道最出名的歷史遺蹟之一。所謂的滾動道路/滑道是指在開完一條很窄的山路後,每隔6-8 英尺之間,釘上一塊木頭。樹苗交叉放置並錨定以防止滾動。原木的前端需要修整,以防止運送時原木扎進土裡或被絆住,並便於原木在軌道上輕鬆滑行。 毛利人曾用類似的方式用滑板將他們的大型戰船從一條水路拖到另一條水路上。   運原木的大壩 […]

愛德華觀景點是玩繞繩崖降的絕佳地點(需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不要被指示牌上的「1小時」所嚇倒,15-20分鐘後你就會到達山頂。從這個山頂觀景點俯瞰,考埃朗格山谷的壯麗景色被盡收眼底。   沿著Kauaeranga Valley Road開到Whangaiterenga Campsite(露營地),可將車停在露營地裡。出了露營地大門向左走大約1分鐘便會看到「Edwards Lookout」的牌子,沿著步道走便可到達山頂觀景點。 責任編輯:林達 021901    

想游泳,卻又被奧克蘭已遭受污染的海灘所困擾?那就到山谷中的天然游泳池裡去戲水吧! 霍夫曼游泳池是野餐和游泳的絕佳去處。這裡的水質清澈,水流平靜。在灌木叢中走一小段路,你就會到達這個美麗的地方。沿途的信息板會向你介紹這個山谷的原生樹木和灌木。   1.從訪客中心出發,沿Kauaeranga Valley Rd開大約2分鐘,你會看到一個停車場,牌子上寫著「Nature Walk」,沿這條步道走大約15分鐘即可到達霍夫曼游泳池。   2.從訪客中心出發,朝1160 Kauaeranga Valley Rd開大約3分鐘(1.8公里),你會看到「Hoffman’s pool」的牌子。在路的左邊停好車後,下車走兩分鐘便可到達游泳池。 責任編輯:林達 021901

貝殼杉樹因其粗壯、筆直的樹幹和經久耐用的木材而備受青睞,深受早期定居者的追捧。考埃朗格山谷曾經遍布著貝殼杉樹。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整個山谷都建起了叢林營地,在接下來的60年裡,這個地區的貝殼杉樹被大量砍伐。 除了最難以接近的貝殼杉樹外,山谷中的貝殼杉幾乎被砍伐殆盡,隨著森林逐漸恢復,曾經運送貝殼杉原木的有軌電車早已停運,水壩、叢林營地和其他遺蹟也逐漸成為廢墟。 科羅曼德半島地勢崎嶇,而貝殼杉原木巨大,它們又經常被砍伐在難以進入的地方。在伐木工人所建造的眾多建築中,大壩被證明是最耐用的,它們也是該行業最獨特、最令人喚起回憶的遺蹟。工人們利用地形在河流上築壩,砍伐下的木頭被扔進水裡,在儲存了足夠多的水後,這些水隨著原木一起被釋放,木頭就會流向下游的收集點。工人們曾在山谷中建造了60多座水壩,而至今只有兩座基本上完好無損。 如果你想看看這些大壩是如何運作的,那麼遊客中心後有一座複製品,從訪客中心出發,步行5分鐘便可到達。這座複製的模型是真正的水壩三分之一大小。 在前往模型水壩的步道上,你還會看到許多原生植物。這條步道穿過水壩,一直延伸到古老的水道。你可從水壩後面的一條路返回訪客中心。   責任編輯:林達 021901

教堂灣(Cathedral Cove)位於科羅曼多島東海岸水星灣的哈黑(Hahei),占地840公頃,距離奧克蘭只有2.5小時的車程。步行、劃皮划艇、或水上巴士、加入遊船觀光團均可遊覽這座海洋保護區。浮潛聖地寶石灣(Gemstone Bay)和黃貂魚灣(Stingray Bay)也在這裡。 教堂灣最獨具特色的景點就是一座天然形成的拱形石洞,似鬼斧神工,遠遠看去特別像一座莊嚴的教堂,因此得名“教堂灣(Cathedral Cove)”,是新西蘭最著名的必去景點之一。那裡還有神奇的巨卵石和薄餅岩,因經過數千年的海水侵蝕形成了新西蘭最令人驚嘆的地理奇觀。 著名奇幻電影《納尼亞傳奇2:賈思潘王子》中呼嘯而過的地鐵將兄妹四人從幽暗的倫敦地鐵站穿越到了納尼亞世界一處靜謐美麗的海灘石洞,該情節正是取景於教堂灣,更讓這裡成為了全世界遊客的熱門景點,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慕名前往。 如果能趕在日出時分到達,不僅可以避開擁擠的人潮,還可以拍到別樣的美景:拱形石洞那千萬年的石灰岩在晨曦中被浮上一層紅色的柔光,為教堂灣平添了幾分神秘感。 穿過這座拱洞,便出現了電影中所展現的畫面。岸邊一塊巨石(Te Hoho Rock)仿若擱淺千載的船頭,寶石般碧翠清澈的海水一陣陣沖刷著白色的柔軟沙灘,連主角之一蘇珊的扮演者安娜(Anna Popplewell)都感嘆:“水質如此清澈、波光粼粼,觀眾肯定不敢相信這是真實景象,還以為是後期製作出的視覺特效。” 沒有任何後期美化的世外桃源般的景色,教堂灣就這樣憑藉素顏便醉倒了無數觀眾心馳神往。 走進這裡,恍惚間你是否也會些許懷疑,穿過石洞的那一邊就可能穿越到那充滿奇幻色彩的另一個世界呢? 教堂灣怎麼玩才算 High 1、步道 如果你尤其享受海灘或厭倦了坐車,推薦走步道。哈黑海灘的最北端有一條步道The Cathedral Cove walk,沿途多種地形,穿過峽谷、草地、灌木叢、松林,在制高點遠眺可以觀賞太平洋海岸線景色,還有側道可以通往寶石灣和黃貂魚灣。黃貂魚灣那裏可以看到巨卵石和蜂巢狀風化形成的崖壁,還有海蝕洞。特別是在夏季,大約24~31度,海水的溫度剛剛好,尤其適合徒步之後下去游個泳,讓溫柔的海水按摩肌膚,去除那份灼熱感。步道往返2.5公裡,需1.5小時,單程約30分鐘。值得注意的是,沿著步道去時下坡比較好走,回去時上坡要費些力;部分路面不平整,最好天氣好的情況下走,記得帶上好的防滑徒步鞋。 進入步道有兩個停車地點,一處是在Grange Rd盡頭的Cathedral Cove Public Carpark,Cathedral Cove walk步道就從這裡開始。這個停車場比較小,在旺季很難找到車位。可以停在稍遠的另一處停車場Visitor Car Park on Pa Road,在哈黑海灘西側頂端,需額外步行約20分鐘到達步道入口,如果不想走可乘坐短駁車(Shuttle service)。注意步道路邊不能停車,否則會有$60罰款。 2、皮划艇 如果天氣好,推薦劃皮划艇(kayaking),從海上欣賞探索周邊海域、島嶼和熔洞。每天從哈黑出發有兩班皮划艇導覽遊,導遊還為每個人都準備了卡布奇諾咖啡和小點心。在人群到來之前先乘皮划艇到教堂灣,是最理想的遊覽方式。需要一些體力尤其是臂力。適合小團體自助遊。 3、觀光船 另外一個選擇是乘坐觀光遊船,輕鬆觀賞教堂灣的全景的同時聽導遊進行深度介紹,並拜訪附近的其他景點,包括80英尺高的岩石氣穴(Blow-hole)。 適合團體結伴出遊。 4、帆船 喜歡美洲盃帆船賽和刺激的話可以親自體驗現代式的快速帆船,帶你遊遍附近所有有趣景點,在教堂灣也會停靠半小時下船遊玩。 5、玻璃底船 帶孩子的家庭可以選擇坐玻璃底船(Glass Bottom Boat Whitianga Scenic Cruise),這是參觀此海洋保護區生態的最好方式,包括參觀香檳灣、氣穴和新西蘭第二大海蝕洞Orua’s Sea Cave。沿途觀看水下的魚群,還可以聽導遊講述當地歷史和毛利文化。無需任何游泳經驗。 6、浮潛/潛水 從哈黑海灘乘船出發,遊覽附近島嶼的同時,導遊帶你進入水下探索教堂灣附近海洋生物保護區的奇妙生物和魚類。注意:需要很好的游泳技能和潛水經驗。 責任編輯:林達 021901

皇后鎮花園位於城鎮的東南方,雖然鄰近市區,環境卻相當清靜。步入園內,一股盎然的綠意撥弄心弦,令人瞬間敞開心扉,忘卻煩惱。 花園的入口並不起眼,卻是皇后鎮的絕色一景;花園也並不很大,卻足以令人放緩腳步。綠草青青的湖邊,成群的海鳥悠然自得地踱著鴨步。花園內花團錦簇,滿園的鬱金香在紫色雛菊的映襯下,勾勒出一幅濃墨重彩的風情畫卷。 皇后鎮花園步行道的兩旁也開滿鮮花,沿著路一直走便是瓦卡蒂普湖邊,開闊的湖景和山景呈現在眼前,一片豁然開朗。 皇后鎮藝術中心 Queenstown Arts Centre 皇后鎮藝術中心裏充滿了各種藝術創意,它的內部色彩活潑可愛。參觀藝術中心是一次放鬆之旅,更是一次塑造或教育之旅。在這個特殊的藝術場所裡,藝術家們創作和展示他們的作品,藝術愛好者們則觀察和分享他們的藝術體驗。藝術中心的Cloakroom畫廊每月都會舉辦展覽,主題多樣且有趣。 地點:Ballarat街和Stanley街的拐角時間:週二至週五:9am-3pm;週六:10am-4pm 皇后鎮聖彼得教堂 Church of St Peter 聖彼得教堂是皇后鎮最古老的教堂,建成於1861年,由皇后鎮的第一批海外移民建立。教堂採用無梁結構,所有的建築用石都是來自皇后鎮灣。 小巧的教堂從外觀來看並不華麗,然而選一個午後坐在教堂外的長椅上,彷彿心也會變得寧靜。教堂裡有一架精緻的管風琴,四周精心繪製的彩色玻璃描繪著《聖經》裡的故事。19世紀80年代,一個名為Ah Tong的華裔雕刻了教堂裡由雪松製成的講台,莊重而氣派。 這裡還是姚晨舉行婚禮的地方。在這兒和心愛的人許下一生的誓言,接受親友們的祝福,想想都很美好呢! 地點:2 Church Street, Queenstown開放時間:週三10am;週日10.30am 皇后鎮日式溫泉湯屋 Onsen Hot Pools 皇后鎮Onsen高山木桶溫泉距離皇后鎮開車十分鐘,是皇后鎮唯一的溫泉。其建立於高山懸崖邊,與沙特歐瓦(Shotover)峽谷及雪山面對面,可以欣賞到令人窒息的山景,也能俯視沙特歐瓦河上奔馳的噴氣快艇。 溫泉的水溫常年保持在37.8度或39.8度,遊客可按喜好調節。輕觸按鈕,屋頂的雨棚就會打開或關閉,天氣晴朗時彷彿置身於戶外溫泉,夜幕降臨便可觀賞到滿天繁星,而雨天也不會被淋到。 地點:160 Arthurs Point Rd, Arthurs Point時間:每天早上9點-晚上1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