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景點

在紐西蘭南島,有一種色彩繽紛、很受遊客歡迎的花,名叫魯冰花。(Jay Huang / flickr CC BY 2.0)   在紐西蘭南島的部分旅遊景區,例如 Tekapo,有一種色彩繽紛、很受遊客歡迎的花,名叫魯冰花。由於這種花對河道會產生不利影響,已被當局指定為有害物種。 但隨著這種花最近又出現在了紐西蘭旅遊局(Tourism New Zealand)的春季宣傳活動中,是否應該真的根除這種漂亮的野花,再次引起一些人的討論。 為紀念其育種者,紐西蘭的魯冰花也被稱為羅素羽扇豆(Russell Lupin)。據Stuff網站 9 月 20 日報導,紐西蘭旅遊局已表示,就使用羅素羽扇豆圖片問題,該部將與環保部(DoC)等有關部門聯繫,若需要則會刪除相關圖片。 一隻蒼頭燕雀停留在特卡波湖(Lake Tekapo) 的魯冰花海中。(Richard / flickr CC BY-ND 2.0)   自去年開始,紐西蘭一些旅遊機構,例如 ChristchurchNZ 和 Mackenzie Tourism,已停止在宣傳材料與社交媒體中使用羅素羽扇豆的圖片,並鼓勵旅遊企業採取類似的做法。 據報導,根據《生物安全法》,野生羅素羽扇豆是坎特伯雷地區有害物種管理計劃中宣布的有害植物,在水道和房產的指定範圍內種植是非法的,但該法案並未規定禁止將羽扇豆圖像用於商業目的。 環保部(DoC)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部的立場是不應該宣傳這種植物,因為像諸如麥肯齊這樣的地區,沒有羽扇豆的點綴,其自然風景及自然價值已很具親和力。這種植物對河流會產生諸多不利影響,還會為一些物種的捕食者提供藏身之處。 然而,一些人士認為,這種引人注目的花朵深受業餘和專業攝影師的喜愛,對於其生長的地區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一位名叫喬治.恩普森(George Empson)的攝影師對Stuff表示:「羽扇豆是這裡風景的重要組成部分,看看它們盛開時的吸引力就可了解。選擇根除的路徑是一種非常短視的做法,議會應對目前任何吸引遊客的景點持開放態度。」 他認為,如果羽扇豆對環境最大的不利影響集中在水道問題上,應集中注意力解決其對水道的影響,而不是不顧潛在的財務影響將其根除。 另一位風景攝影師梅根.馬洛尼(Megan Maloney)在其網站的一份紐西蘭羽扇豆終極指南中,承認這種植物帶來的爭論,並表示既然現在人們仍有機會享受羽扇豆帶來的美景,不如盡可能充分利用這個機會。 她計劃於 11 月在麥肯齊舉辦夏季攝影工作室,並推出了相應的產品。 據報導,她的每份 1800 紐元的攝影產品已售罄。屆時,她將帶著 6 名學生去拍攝以遠山為背景的花朵照片。 點擊這裡,可以查看馬洛尼的《紐西蘭羽扇豆終極指南》。 責任編輯:劉潤菁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數百個水仙花園藝作品在紐西蘭南島東岸港市提馬魯(Timaru)的一個春季展上亮相。此圖與本文無關。(Michael Coghlan / Flickr CC BY-SA 2.0)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數百個水仙花園藝作品在紐西蘭南島東岸港市提馬魯(Timaru)的一個春季展上亮相,讓活動舉辦地卡羅琳灣大廳(Caroline Bay Hall)一下成了水仙花的海洋。 這個一年一度的春季花展由提馬魯園藝協會(Timaru Horticultural Society)舉辦。 活動召集人莫林(Maureen Ng)對Stuff新聞網表示,此次水仙花評比活動吸引了約 30 個類別的 400 多個參賽作品。參賽者比往年都要多。 評選水仙花的過程很複雜。 莫林解釋說,水仙花品類繁多,花朵中間杯狀的花冠與花瓣顏色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評判時,還要考慮到水仙花的顏色及尺寸,需要權衡的方面很多。 這個一年一度的春季花展由提馬魯園藝協會(Timaru Horticultural Society)舉辦。此圖與本文無關。(Martin Turmine / flickr CC BY 2.0)   據報導,此次摘得冠軍的水仙花來自南島坎特伯雷平原上的小鎮索斯布裡奇(Southbridge),而一對來自南部小鎮溫頓(Winton)的夫婦,憑藉他們的頂級花卉,贏得其他多個獎項。 這對姓考伊的夫婦在他們南地(Southland)的花田裡種了近900種不同的水仙,並精選了12種帶到此次展會的頂桌上。他們表示,由於南地沒有其他類似的展會,所以他們來此參賽了。 考伊先生說,「這個展覽很好,運行得很好。」 此前,由於疫情,蒂阿瑙(Te Anau)的全國性花展已經被取消。 莫林表示,這也是本次活動參加者較多的原因之一。根據 2 級警報限制,展廳內的人數不能超過50人。莫林說,這一點不是問題,大廳中人數很少超過50,且一直有協會的成員在計數。 蒂馬魯地區議會捐贈了此次活動的大廳租金,她為此也代表協會表示感謝。 有當地的市民向Stuff表示,她每年都會來花展上欣賞水仙:「這就像在懷舊,回到了過去。」 責任編輯:劉潤菁

紐西蘭懷卡托地區一群孩子發現的鳥類遺骸,可能會填補自然歷史的空白。此巨型企鵝的圖片與本文無關。(公有領域)   據Stuff傳媒報導,由紐西蘭懷卡托地區一群孩子發現的鳥類遺骸,雖曾被他們誤認為是海藻的小塊殘餘物,現已被確定為懷卡托巨型企鵝的新物種。據報導,這些骨骼化石有助於填補自然歷史的空白。 2006年1月,一些哈密爾頓初級博物學家俱樂部(Hamilton Junior Naturalist Club)的學生與一位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家進行了一次化石狩獵實地考察。他們劃著皮划艇至一處此類活動的風景名勝保護區—— Kawhia港,希望能找到一些貝類化石等。 就在當天回家之前,他們於離開皮划艇不遠處,注意到一些化石。 據該俱樂部主管向 AM Show 節目透露,當孩子們剛經過那裏時,以為看到的只是一小塊海藻殘餘物。但經過檢查,他們發現那是某種骨頭。據推測,該骨頭化石是在暴雨後被衝上海灘的。 據《衛報》報導,在化石被發現一個月後,該團隊帶著相應的工具返回到了該處,花了一天時間從砂岩中把化石切割出來。之後,這些化石被捐贈給懷卡托博物館,梅西大學和布魯斯博物館的研究人員開始對化石進行前沿研究。 經過仔細提取,考古學家後來將其確定為迄今尚未發現的最完整的古代巨企鵝化石骨架。 根據梅西大學科學家9月10日(週五)發表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該化石是一種史前企鵝的新物種。這一發現正在幫助科學家填補自然歷史中的一些空白。 據梅西大學動物學高級講師丹尼爾.托馬斯(Daniel Thomas)所說,科學家們得出的結論是,這只史前企鵝生活在 2730萬 至 3460 萬年之前,當時懷卡托大部分地區還處於水下。 托馬斯表示,這種企鵝類似於2012年發現於奧塔哥的另一種巨型企鵝——Kairuku巨企鵝,但新發現的這種企鵝腿更長,因此這種企鵝被稱為「Waewaeroa」,即毛利語「長腿」的意思。 他估計,由於腿比較長,這種企鵝物種會比其他古企鵝「高得多」,站立時約高 1.4 米。這一肢體特點還會影響此種企鵝游泳的速度和潛水的深度。 首席研究員博士生西蒙娜.喬瓦納爾迪(Simone Giovanardi)對Stuff表示,在從事該研究之前,大部分的古企鵝化石都發現於奧塔哥或坎特伯雷,很少發現於懷卡托。 而此次發現的化石幾乎是完整的,這一點令人興奮,也將有助於對紐西蘭的企鵝做進一步的研究:「這是古代北島企鵝最完整的化石,這表明懷卡托可能還有更多的發現。」 自這組化石被發現以來,監督企鵝化石所有工作的負責人為漢密爾頓初級博物學家俱樂部主席邁克.薩菲( Mike Safey)。 他對《衛報》表示:「在我們居住的地方附近發現化石提醒我們,我們與動物共享我們的環境。」 「像Kairuku waewaeroa這樣的巨型企鵝比今天任何潛水的海鳥都要大得多,我們知道,在考慮生態學時,體型可能是一個重要因素,」薩菲表示。「企鵝是怎麼變大的,為甚麼變大了?為甚麼沒有巨型企鵝了?像這樣保存完好的化石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 據報導,目前人們對紐西蘭是否存在巨型企鵝還知之甚少,尤其因為北島的記錄長期以來僅限於少數零碎的標本。 薩菲表示,發現這只企鵝化石是一個新物種,對該俱樂部的孩子們來說是一種獎勵,對於其他年輕人來說也是一種鼓勵,能鼓勵人們多與大自然聯繫。 「知道我們多年前還是孩子時的發現正在為今天的學術界做出貢獻,這有點超現實。它甚至是一個新物種,」薩菲說。 責任編輯:劉潤菁

紐西蘭的假日天堂——Dunedin 。(Credit: Ridoe / Pixabay)   在南島東海岸但尼丁(Dunedin)附近,有著長達20公裡海港的奧塔哥半島,不僅景色秀麗,還是眾多世界知名海洋野生動物的家園。 奧塔哥半島上,不僅生活著皇家信天翁、瀕危的黃眼企鵝、小藍企鵝,以及海豹、海獅等動物,在半島的波多貝羅(Portobello)和隔海相望的查爾姆斯港(Port Chalmers)之間,還曾矗立著六座56米高的高壓線鐵塔。 據Stuff網站 9 月 15 日報導,最近幾天這些格子塔中的三座,已經被但尼丁的線路公司 Aurora Energy 拆除。剩下的三座,也將很快被拆掉。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理查德.弗萊徹(Richard Fletcher)博士說,把這些格子塔拆掉,不僅可以改善當地居民及遊客的視野,還能防止海鳥因這些格子塔造成的傷亡。 此外,該公司為了改善當地電力供應,已在海底舖設了三根海底電纜來取代這些高塔。這樣一來,這個人口不斷增長的地區,獲得的電力供應會比以前更多。 弗萊徹說,這項基礎設施項目「具有積極的環境成果、社區成果和商業成果」,平時滿足所有這些條件的工作並不是經常有。 「拆除架空線不僅改善了天際線的景觀,對住在這裡的人以及乘游輪返回的遊客都有好處,而且海鳥在飛行時不需要再避開線路。」 此外,弗萊徹還表示,該項工程還改善了通往港口和城市碼頭的航運通道。 據報導,剩下的三座電力塔還是 1957 年建的,9月下旬就會通過直升機被拆除。 等到其他一些塔樓也都拆除掉之後,Aurora Energy 計劃與社區合作,在這片地區重新種好本土植物。 據報導,該公司的海底隧道舖設項目是於去年 10 月開始的,計劃在 630 萬紐元的預算下於下個月完成。 責任編輯:劉潤菁

1920年左右創作的一幅毛利人獵殺恐鳥的畫作。(公有領域)   在南島米爾福德峽灣(Milford Sound)附近,有一處歷史悠久的營地和博物館,名為Gunn’s Camp。 去年2月,這裡因遭到洪水的嚴重破壞,一直關閉至今。 據RNZ報導,存於此處的一些恐鳥骨頭在洪水過後的一段時間內被人從博物館帶走。目前,南地(Southland)的警方正在呼籲人們提供有關信息。 恐鳥是紐西蘭一種巨型的、不能飛的鳥類,被認為已經滅絕,其英文名Moa沿用了毛利人對這種鳥的稱呼。 警方表示,丟失的恐鳥骨頭為恐鳥的髖骨、腿骨和足骨,被金屬絲連在一起。任何知道這些骨頭下落的人都被要求撥打 105 與警官聯繫。 警方推測,這些骨頭可能是在今年 7 月 19 日至 8 月 5 日之間被從博物館帶走的。 恐鳥是世界上現今已發現的最高的鳥類。 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紐西蘭境內曾生活著約10種不同的恐鳥,最大的恐鳥高達3米,約250公斤重,最小的恐鳥則只有火雞大小。 恐鳥曾是紐西蘭森林生態系統中最具優勢的草食性動物,而且由於它們身形巨大,基本沒有天敵(唯一的天敵:哈斯特巨鷹在1400年左右滅絕)。 在毛利人登陸紐西蘭後,恐鳥的數量因人類活動而迅速減少,直至滅絕。 科學界普遍認為恐鳥大約在16世紀左右滅絕,也有一些報告推測在紐西蘭某些偏僻的角落直到18世紀甚至19世紀仍有恐鳥生存。 此外,直到20世紀,仍有一些未經證實的目擊報告顯示,還有零星的恐鳥躲藏在紐西蘭某個偏僻的角落。 恐鳥曾在紐西蘭的北島和南島均有出現,不過在人類活動比較少的南島,出土的恐鳥化石更多一些。 紐西蘭有多處恐鳥化石遺址,遺址位置涵蓋河邊、山腰、森林、湖下、乃至荒涼的崇山峻嶺。如今,人們只能到博物館或一些遊客信息中心去看恐鳥的模型或骨架化石。 Gunn’s Camp 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營地和博物館,位於霍利福德路(Hollyford Road),距離米爾福德峽灣約 40 公裡。 責任編輯:劉潤菁

大約950年前,一位無畏的波利尼西亞航海家成為登上紐西蘭的第一人。這位名叫庫佩(Kupe)的發現者來到壯觀的霍基昂加港(Hokianga Harbour)岸邊,標誌著紐西蘭人文歷史的開端。 為了記錄這段永恆的歷史,與紐西蘭乃至全世界分享這位毛利先祖的故事,庫佩的後代花了20年時間,將這段部落歷史通過一段神奇的旅程呈現於世人面前。 這就是獨特的毛利文化體驗之旅——庫佩的馬尼阿足跡(Manea Footprints of Kupe)。 來到位於壯觀的霍基昂加港邊的文化遺產中心,您的這段神奇之旅將正式開啟。 在一段歷時75分鐘的多感官旅程中,您將通過獨具毛利風格的藝術、文化寶藏(taonga)、生動的電影、精采的表演以及有趣的數字互動,跟隨庫佩的足跡,體驗其登上紐西蘭的偉大旅程。 同時,霍基昂加(Hokianga)壯美的自然風光,以及遺產中心人們的熱情歡迎,定能讓您收穫最精采難忘的體驗,感受最地道傳統的紐西蘭風情。 慾了解更多,可登錄其官網:www.maneafootprints.co.nz 責任編輯: 謝瑞波

豐盛灣地區的動人風光。(Camilla Rutherford/Tourism NZ)   2019年7月,倫敦正式成為全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城市(National Park City)。該城市致力於變成「一座更綠色、更健康、更具野性城市」的理念,給一些受邀參加該項目的紐西蘭人留下深刻印象。 繼倫敦之後,國家公園城市基金會(NPCF)計劃到2025年,至少在世界各地評選出25座國家公園城市。包括紐西蘭在內的 10 個創始國簽署了該計劃的正式憲章,一些組織機構也在致力於把基督城打造成紐西蘭第一座國家公園城市,只是目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然而,據Stuff網站報導,受倫敦成為國家公園城市的啟發,陶朗加一位名叫傑夫.卡納姆(Geoff Canham)的公園和娛樂顧問一直在致力於把整個豐盛灣(Bay of Plenty)地區打造成一個國家公園區。 卡納姆說,當時從倫敦回國後,他就迫不及待地要開始這項工作,並與當地領袖及政策制定者開始對話。 他說,與其只關注如何讓陶朗加或羅托魯瓦成為國家公園城市,不如關注整個豐盛灣地區。「我們已經圍繞可持續後院和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運行了很多類似的信息,因此其中很多方面都涉及對進行中事項的擴展。」 在推動相關工作過程中,卡納姆表示,雖然他們並未遇到很大的阻力,但需要考慮的方面有很多,例如「國家公園」這個名字對當地毛利人的意義,以及每個人在這一過程中如何發揮作用。 由於 iwi 也參與到其中來,該項目最終被命名為懷亞裡基公園區(Waiariki Park Region)。 卡納姆說,每個人都盡其所能參與其中也是國家公園城市的主要原則之一,例如大家能否自發提供幫助,即使是再小的事情也無所謂。 他認為,讓整個地區承擔起國家公園城市的挑戰可能比單個城市更難,但同時也具有更多優勢。 豐盛灣已經被大自然所包圍,若能在此創造一個更好的人類棲息地,卡納姆認為將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人們認為大自然在別處,但它實際上就在我們身邊,」卡納姆說。 隨著越來越多紐西蘭人的加入,卡納姆相信紐西蘭可以做得更好。 他說:「如果你跳到最終狀態——如果該項目也在奧克蘭和惠靈頓這樣的地方開始——如果這一切都連接起來創建一個國家公園國家,那就太好了。 「然後我們可以對遊客說,『嘿,來紐西蘭吧。這是一個國家公園』。」 責任編輯:劉潤菁

總部位於奧拉基庫克山(Aoraki/Mt Cook)機場的直升機觀光公司Heliworks Mt Cook,可帶您飽覽紐西蘭南島奧拉基庫克山國家公園(Aoraki/Mt Cook National Park)蔚為壯觀的冰川盛景。 這家直升機運營公司的一大優勢便是,該公司在著名的塔斯曼冰川(Tasman Glacier)以及整座國家公園,擁有多處起降點。 其每一次觀光之旅,都會在紐西蘭最大的塔斯曼冰川降落,讓您近距離感受世界流速最快冰川的獨特魅力,留下這值得珍藏一生的寶貴記憶。 這家直升機公司由家族企業Southern Lakes Helicopters經營。一直以來,該企業都以出眾的客戶服務和優質的飛行體驗廣受讚譽。     在安全方面,他們採用的安全標準遠超紐西蘭民航局的規定,一直以達到最高標準為己任,來確保所有客人都能如願享受他們的空中之旅,收穫超出預期的精采體驗。 Heliworks Mount Cook優質的客戶服務不僅限於觀光旅行。作為當地最出眾的直升機團隊之一,這家公司還為電影拍攝、商業運作助力。在公司收到的反饋中,關於優質個人服務的讚譽比比皆是。 無論是現代化的機隊,還是專業的機組人員,都讓他們引以為傲。公司的飛行員駕駛經驗豐富,平均駕齡高達17年。無論是國際線路還是國內飛行任務,優秀的飛行員們都能出色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Heliworks Mt Cook以及Southern Lakes Helicopters的團隊,還都持有合同,有為紐西蘭南極洲斯科特基地(Scott Base)提供直升機支持的任務。 因此,在應對高難度飛行條件挑戰方面,其飛行員的專業技能在業內遙遙領先。Heliworks Mt Cook的老闆及董事為理查德.海耶斯爵士(Sir Richard Hayes),及其夫人卡羅爾.海耶斯女士(Lady Carol Hayes)。 在40多年的積累中,海耶斯爵士已駕駛了超過36,500小時的飛機。若一天僅飛1小時,足足要飛100年。 由於在南阿爾卑斯山、亞南極以及南冰洋地區都為搜救事業做出非凡貢獻,理查德.海耶斯爵士享有盛名,且當之無愧。 同時,理查德.海耶斯爵士承諾,同他自己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的堅持一樣,Heliworks Mt Cook秉承著同樣安全、卓越且專業的嚴格標準,在為每位客人提供著最棒的空中之旅。 若想了解詳情,還可訪問其網站:https://www.heliworksmtcook.nz/ 責任編輯: 謝瑞波

一隻斑尾鹬的檔案照。(Michael Sveikutis/Flickr)   今年,一直有大量的國際旅行者試圖來到紐西蘭,但都未能成功。據Stuff新聞網報導,這個無比沮喪的群體中還包括一隻憤怒的斑尾鷸。 在紐西蘭,斑尾鷸(bar-tailed godwit)是最常見的一種遷徙鳥類。這種鳥長相不太起眼,上體一般為棕色,下面羽毛顏色淡一些,腿比較長,還長有一個長而尖的雙色喙。 但這種鳥是所有非海鳥中,不間斷飛行時間最長的。且與海鳥不同的是,在整個飛行途中,它們不可能一邊飛一邊還有零食吃。 每年這段期間,都會有超過8萬隻濱鳥從位於北極圈的阿拉斯加遷徙至此,龐大的鳥群數量外加 12,000 公裡的直飛旅程,讓它們的太平洋穿越之旅猶如史詩一般。 最近,一位濱鳥中心的志願者大衛.勞裡(David Lawrie),把一隻遷徙受阻的斑尾鷸的故事發到了 Twitter 上,一下激起了很多 Twitter 用戶的關注。 這只被他們稱為Kupe的斑尾鷸(也被編號為4BWRB),因其腿上帶有一個微型無線電發射器,讓人們發現在它嘗試飛到紐西蘭的途中,突然放棄繼續前行,並花了57小時折返到美國阿拉斯加的一個河流三角洲。 勞裡說,很明顯,這只斑尾鷸在北太平洋遇到了強烈的逆風。它預計到自己會遭遇一場可怕的風暴,於是決定循原路返回並好好休息。 這位鳥類愛好者說,Kupe的這一舉動非常有趣,因為這說明鳥類有能力做出理性的決策,而不是純粹驅於本能的只知道往前飛。 勞裡估計,Kupe掉頭飛回阿拉斯加的這趟旅程會消耗掉它大部分的脂肪儲備,因此在它重啟紐西蘭之旅之前,需要好好休息並補充食物。 同時,勞裡指出,由於阿拉斯加不久後地面就會開始結冰,因此Kupe沒法一直留在那裏不動:「它會用完它的脂肪儲備。看看還會發生甚麼事會很有趣。」 「我非常有信心它最終會來到這裡,只是會比它預期的晚一兩個星期」,勞裡推測道。 在 Twitter 上,不少用戶都在密切關注這只鳥的動向。 有的網友說,願它能恢復體力,並能在重返紐西蘭的路上一路順風。 還有的網友說,要是上帝也會出現情緒化的話,也會對此感到沮喪。 一年前,被追蹤的另一隻斑尾鷸創下了跨太平洋遷徙的記錄:在 9.3 天內跨越了 12,000 多公裡,時速接近 100 公裡。 勞裡所在的這個名為Pūkorokoro Miranda Shorebird Centre的濱鳥中心是鳥類觀察者的一個熱門目的地,其附近的 8000 多公頃的潮間帶,是許多濱鳥物種的主要棲息地。 責任編輯:劉潤菁

野外岩石上的一隻白鼬。(Credit: Karlskrona / Pixabay)   據Stuff網站報導,近日在奧克蘭附近的一個保護區內,一隻小藍企鵝被發現死於誘捕有害動物的陷阱中。這是該物保護區與狡猾的白鼬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又一個新的受害者。 這隻小藍企鵝發現於莫圖塔普島(Motutapu Island)的一個陷阱中。自去年5月以來,這個島就一直在處理白鼬入侵問題。此前,這裡是一處無有害動物保護區。 環保部(DoC)一位經理表示,到目前為止,該保護區已經抓獲了兩隻雄性白鼬,但至少還有一隻在逃。且根據對白鼬糞便 DNA 的分析,可能還有更多白鼬沒有抓到。 這位經理說,加上旁邊的朗伊托托群島(Rangitoto Islands),他們一共放了 600 個誘捕器。誘捕行動中造成誤捕屬於已知的風險。他們的陷阱也曾誤殺過壁虎、鵪鶉、八哥等動物。 由於目前奧克蘭處於4級警報,保護區已經暫停了白鼬的獵捕行動,只能等警報級別允許時,再審查各個陷阱的放置問題,將誤捕風險降至最低。 去年底以來,奧克蘭北部佔地 500 公頃的保護區——莎士比亞地區公園(Shakespear Regional Park)也在誘捕白鼬這種有害動物。 該保護區的高級護林員馬特.梅特蘭 (Matt Maitland)說,他們已經捉到了 8 只白鼬,但據信仍有兩隻雄性未被逮到。 梅特蘭說,鑒於這兩隻不能一起繁殖,他還比較放心。 而保護區單向的防蟲圍欄意味著,這兩隻隨時可以離開保護區。若它們真的已經離開保護區了,「我們很可能在『追逐鬼魂』」。 他表示,只能用排除法來判斷保護區內是不是還有白鼬,即先除掉一隻,然後看看園內還有沒有新的白鼬糞便。 在陷阱設置上,梅特蘭說,舊的盒子陷阱已經讓白鼬開始警惕,護林員只能發揮創造力來搭建「遊戲館」式的新型陷阱,且要盡量不讓其他動物誤入或誤傷。 梅特蘭認為,如果有野生動物落入了為保護它們而設的陷阱,那則是個「殘酷的諷刺」,還好目前該保護區還沒出現誤殺事件。 這位護林員說,儘管追捕白鼬佔據了他們大量的時間,但他願意打持久戰:「這些白鼬必須時刻保持小心並有好運氣在身。為了每隻動物,我們只需要幸運一次就夠了。」 責任編輯:劉潤菁

30多年前,紐西蘭豐盛灣的一家本土通勤運營商,使用他們僅有的一架飛機,開始為返於莫蒂蒂島(Motiti Island)的旅客提供航班服務。 30多年後,這家名為Sunair Aviation Ltd的航空公司早已發展壯大,每年為成千上萬的旅客提供最安全、高效的跨地區空中旅行服務。 與當時僅有一架飛機相比,這家總部位於陶朗加的航空公司,其專業機隊已擴展至十幾架飛機。 以派珀飛機公司(Piper)出產的Aztec五人座雙引擎飛機,以及賽斯納飛行器公司(Cessna)單引擎三座小型飛機為代表的專業機隊,都能執行定期航班或包機業務,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帶您直達目的地。 與紐航在內的所有航空公司一樣,Sunair每年都會接受紐西蘭民航局(CAA)的全面審計,無論是飛行安全還是飛機維護,都符合行內最高的運營標準,保證您在航空旅行期間可安枕無憂。 大有大的規模,小有小的靈活。作為規模較小的航空公司,Sunair在航班調整的靈活性上,有著大航空公司難以企及的優勢。無論是增加航班還是為您改期,Sunair都樂意幫忙,以確保您的航班可與繁忙的日程安排協調一致。 每年,都會有超過5000位老客戶及代理商選擇Sunair作為他們空中旅行的首選,深受客戶的信賴,也一直讓這家私人公司引以為傲。 在Sunair的客戶中,不乏政府部門的公務員、各醫院的專業人士,以及各行各業的商務人士。他們中的大多數,一旦體驗過Sunair的航空旅行,都變成了這家公司的老客戶、老朋友。 雖然Sunair的總部位於陶朗加,但在北島東海岸的吉斯伯恩、以及北地的旺阿雷,都設有這家公司的機組基地,以保證北島眾多城市的廣大客戶,都能在城市間輕鬆直達。 以下為Sunair的常規航線,供您參考: 阿德莫爾(Ardmore) – 吉斯伯恩(Gisborne)- 大巴里爾島(Great Barrier Island) – 哈密爾頓(Hamilton) – 陶朗加(Tauranga) – 旺阿雷(Whangarei) 以及懷蒂昂格(Whitianga)。 顯而易見,Sunair的航班服務遍及紐西蘭北島的大部分地區,能為客人在各區域中心之間搭建最便捷的空中旅行。根據不同的出行需求,Sunair的客戶可在城市間任意穿梭,省去在奧克蘭或惠靈頓中轉的麻煩,這種便利,其他交通方式難以比擬。 尤其當您因出差或醫療原因需要當天往返時,選擇Sunair不僅省時省力,還能省去在外住宿的花銷,一舉多得。 若需要包機服務,Sunair同樣樂於為您提供專門的服務,讓您可根據行程安排,在全國各地輕鬆旅行,出行無憂。 與其他人相比,想要您的旅行更加可靠、快捷且覽盡紐西蘭的無盡風光,Sunair是您的不二之選。 公司的具體聯繫方式如下,供您參考: 0800 SUNAIR (0800 786 247) 07 575 7799 info@sunair.co.nz www.sunair.co.nz 責任編輯: 謝瑞波

紐西蘭的極度瀕危鳥兒——鴞鸚鵡。(Jidanchaomian/Flickr)   據Stuff新聞網報導,最近一個頂尖級開放科學期刊的研究發現,紐西蘭的極度瀕危鳥兒——鴞鸚鵡(第一個字讀音為「xiāo」,kākāpō)的種群雖然近親繁殖了上萬年,但所產生的影響可能沒有科學家最初預計的那麼糟。 研究發現,鴞鸚鵡的基因健康狀況良好,這種不會飛的大型鸚鵡產生有害突變的風險正在降低。 鴞鸚鵡是紐西蘭獨有的物種,這種鸚鵡體型較大卻不會飛。雖然此前其種群數量可能有數十萬隻,但自人類把貓等哺乳動物帶到紐西蘭以來,它們的物種數量開始急劇減少。 到1995年,據統計,紐西蘭只還剩下50只左右了,全被隔離在了斯圖爾特島。如今,這種鸚鵡的數量有所回升,共有超過200只了,還都生活在斯圖爾特島上。 研究人員對這種鸚鵡進行了首次的基因組測序,發現儘管這種鸚鵡已經在與外界隔離的島嶼上近親繁殖了 10,000 年,但該物種的有害突變似乎都消失了,而不是隨著物種延續越積越多。 古遺傳學中心和斯德哥爾摩大學研究員尼古拉斯.杜塞克斯(Nicolas Dussex)博士說:「儘管鴞鸚鵡是世界上近交和瀕臨滅絕的鳥類之一,但它的有害突變比預期的要少得多。」 他說:「我們的數據顯示,斯圖爾特島上倖存的鴞鸚鵡種群已被隔離了約1萬年。在此期間,自然選擇在一個稱為『清除』的過程中消除了有害突變,而這一過程可能正是近親繁殖促成的。」 另一位學者,古遺傳學中心和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教授洛夫.達倫(Love Dalen)表示,在小群體中,有害的突變可能會導致一些遺傳疾病。 「因此,我們發現有害突變數量減少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意味著現代種群的近親繁殖可能沒有我們最初認為的那麼嚴重的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會利用這個發現,選擇對後代最有幫助的育種個體,對斯圖爾特島剩餘的鴞鸚鵡提供更好的保護。 奧塔哥大學動物學系教授布魯斯.羅伯遜 (Bruce Robertson) 指出,這是一個很好的發現,且也可以用於其他瀕危種群和小種群的研究與保護,因為這個發現意味著,「即使孤立遺傳了數百代,小種群也有可能存活下來」。 研究人員計劃繼續對其他極端近交的鳥類和哺乳動物物種,也進行類似的研究。   註:該分析研究由瑞典和紐西蘭研究人員共同完成,已發表於《細胞基因組學》(Cell Genomics)期刊上。 這個期刊是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推出的全新頂尖金色開放獲取和開放科學期刊,旨在發表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研究的前沿成果。 鴞鸚鵡是紐西蘭唯一兩次摘得「年度鳥兒」桂冠的極度瀕危鳥類。 責任編輯:劉潤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