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照中,巢箱中有一隻小藍企鵝。(Kimberley Collins/Flickr) 最近,環保部門監控的一個小藍企鵝巢中,一隻新孵化不久的企鵝雛鳥成了很多惠靈頓網友關注的對象。環保機構的工作人員對 1 News 表示,很多人真的很喜歡這只企鵝雛鳥,這樣他們很高興。 據報導,這只企鵝雛鳥降生在紐西蘭大氣及水資源研究院(NIWA)與保護項目Places for Penguins合作築起的木製巢箱中,是該地區20多年來孵化出的首只企鵝雛鳥。 今年,城市野生動物信託基金通過網絡攝像頭,將巢中小企鵝的情況放到了YouTube的直播上,以呼籲更多人了解、關注這些小傢伙。 該信託機構的受托人邁凡威.埃梅尼(Myfanwy Emeny)對 1 News 說,雖然全國各地海岸線周邊都生活著小藍企鵝,但夜間活動的它們讓很多紐西蘭人從沒目睹過它們的生活。 「我們真的希望人們了解它們,並像我們一樣愛上它們,」她說。 埃梅尼對這隻企鵝雛鳥的健康狀況持樂觀態度,說只要企鵝父母能繼續安全地為它在海上覓食,它就能存活下來,1月初就能離開巢箱獨立去大海覓食了。 埃梅尼說,這個巢箱中的狀況,包括企鵝父母依偎在一起、產卵、孵化、雛鳥初現、覓食,以及出海覓食歸來後,這對成年企鵝吵鬧的團聚,都被鏡頭記錄了下來。 而自從這只企鵝雛鳥被放在網上直播後,很多以前沒關注過環保領域的網友,以及很多青少年,都很喜歡它,並會關注這隻企鵝的成長。 「這讓我非常興奮,」埃梅尼說。 「我們看到其中一隻企鵝父母在另一隻獨自坐巢10天後才回來,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關鍵時刻。」 她透露,最初這個巢中共孵出兩隻小企鵝,但另一隻沒能活下來。 埃梅尼說,很多關注這個小藍企鵝家庭的人,會因它的父母沒回來表示關注,或因其它情況而興奮,他們已經與這隻小傢伙建立了真正的聯繫。 該基金會也希望以此方式,讓更多人更加了解處於危險中的本地物種,並思考在幫助它們生存、倡導保護方面,自己可以發揮的作用。 點擊這裡,可以觀看這隻小藍企鵝的網絡直播。 責任編輯:劉潤菁
檔案照中,一顆聖誕星在聖誕樹頂發出耀眼的光。(Marco Verch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Flickr) 隨著聖誕節的臨近,紐西蘭南島城市蒂馬魯(Timaru)的一個聖誕標誌性裝飾燈具——聖誕之星(Christmas star),在經過數月的不確定後,終於找到了新家。 據Stuff新聞網報導,11月24日(週三)下午,起重機將這顆價值 35,000 紐元的星星吊到了蒂馬魯消防站訓練塔的頂部。該訓練塔位於拉特街(Latter St),為該市最高的建築之一。 從2003年起,這顆聖誕星一直在該市的「香檳樹(Champagne Tree)」上被高高舉起。 今年4月,蒂馬魯前市長達蒙.奧德(Damon Odey)在區議會上表示,由於他準備開發這棵樹相鄰的地塊,需要為起重機預留通道,聖誕之星繼續安置於此會成問題。 因此,該聖誕裝飾星的主人,蒂馬魯區議會聯繫了該市的消防部門,說他們在給聖誕之星選址上遇到困境,希望能將其安裝在消防訓練塔上。 消防和緊急服務部門的相關負責人斯蒂芬.巴特勒(Stephen Butler)經理對Stuff表示,收到請求後,他們於幾週前開始計劃聖誕之星的安裝工作,「這是不受 Covid 影響的事情,從卡羅琳灣(Caroline Bay)到整個南部地區,都將能看到這顆星星」。 巴特勒說,安裝好之後,聖誕之星將從每晚9點一直亮到凌晨1點,直到聖誕假期結束。 據報導,消防訓練塔高約24米,到聖誕之星的頂部有31米高。此前的香檳樹高34米。 提馬魯區議會陸路運輸經理蘇珊娜.拉塔希(Susannah Ratahi)對Stuff表示,雖無法安裝在舊址是一種恥辱,但能通過與社區討論,最終找到一個高知名度的場地,這還是很棒的。 「消防訓練塔是提馬魯最高的建築之一,比議會鐘樓要高,所以那裏應該能提供很好的能見度,」她說。 拉塔希還透露,區議會還計劃讓聖誕樹回歸城鎮中心,來增加聖誕的節日氣氛。 責任編輯:劉潤菁
紐西蘭交通局在該項目報告中的解釋圖。(Credit: Waka Kotahi NZ Transport Agency) 雖然橫跨奧克蘭海港的自行車-步行橋項目已被否決,據Newshub報導,在這座城市的另一端,連接奧克蘭南部和西北部地區的另一座自行車-步行橋已經開建。 這座具標誌性特色的新橋位於Manukau海港上舊的Māngere橋(Old Māngere Bridge)位置,主要供步行和騎行人員使用。建成後,該橋11米高的拱形結構將成為當地海景的一大特色景觀。 紐西蘭交通局(NZTA)表示,這座橋有8米寬,設計了兩處可釣魚的地方,還有長椅可供行人坐下來欣賞海景。 大橋還將為從橋下穿行的船隻提供更大的空間,也將使港口碼頭的空間更大。 交通局的相關負責人,馬克.金維格(Mark Kinvig)經理對Newshub表示,在水上施工一直都更具難度,而此項工程還增置了中央鋼板及拱形結構,施工難度更大,對技術人員的要求也更高。 橋樑所需的中央鋼板及拱形結構都會在納皮爾(Napier)建好,被切分為21個小組件,再運至奧克蘭。 運到奧克蘭後,還要對其進行焊接,使組件變成3塊各重約110頓的巨大橋面,以及3個各重約28頓的拱形結構。 金維格表示,團隊需要花幾個月時間將所有部件拼接,並運送至臨時平台,再由兩台起重機協同工作,將部件吊到合適的位置。 「該項目的這一部分已經進行了數月的規劃,我們很感激奧克蘭有一些最敏銳的頭腦參與其中,」金維格說。 有關部門預計,該橋將於2022年底投入使用。 責任編輯:劉潤菁
北帕玫瑰 Feeling Better 檔案照。(Geoff McKay/Flickr) 11月27日(週六),北帕默斯頓原計劃在該市 150 周年之際,舉辦一場全國性的玫瑰展。但據Stuff新聞網報到,因Covid-19限制,該花展已被縮減為區域性展覽,而該市同時面向玫瑰愛好者的另一項活動,出席人數也可能會減少。 據報導,本週末在北帕的維多利亞濱海花園(Victoria Esplanade Gardens),將舉辦一場國際玫瑰選拔賽獲勝者頒獎典禮,但一些參與者因Covid-19限制將被困家中無法出席。 北帕玫瑰 Wild Cat檔案照。(Geoff McKay/Flickr) 玫瑰展將於會議和功能中心展出,並將包括此次花卉藝術設計師的年度頒獎活動。 紐西蘭玫瑰協會(New Zealand Rose Society)主席海登.福爾茲(Hayden Foulds)對 Stuff 表示,雖然一些玫瑰愛好者無法前來,但北帕默斯頓等地區的人們仍可欣賞這次花展。 此次展會上限量發售的黃色雜交茶玫瑰Pride of Palmy檔案照。(Geoff McKay/Flickr) 據報導,此次展會上還會限量發售一種黃色雜交茶玫瑰,名為「Pride of Palmy」,由羅伯.薩默菲爾德(Rob Somerfield)專為此次周年慶培育。 11月28日(週日),20名評委將從50種新種玫瑰中,宣布獲獎名單。 在為期兩年的玫瑰選拔賽期間,這些評委都會定期來訪,以評估所有玫瑰的顏色、香味、健康狀況、花型以及新奇價值。 北帕名為Double Delight的玫瑰檔案照。(Geoff McKay/Flickr) 此次選拔賽的負責人,約翰.福特(John Ford)主席對Stuff表示,這些玫瑰品種代表著玫瑰業的一些最新趨勢。 「全世界的玫瑰育種者都在培育出花朵更多、抗病能力更強的玫瑰,而且越來越多的品種都能比過去開出更芬芳的花朵。」 此次年度活動的獎項包括金星獎、銀星獎以及優異證書。 北帕玫瑰Stargazer檔案照。(Geoff McKay/Flickr) 福特說,如果紐西蘭業餘選手獲勝,則會頒發北帕默斯頓市銀星獎,其南太平洋金星獎則為頂級玫瑰而設,以促進代理商或育種者未來的營銷活動。 他表示,作為國際公認的玫瑰種植區,此次頒獎活動也將反映這座城市及維多利亞濱海花園的聲譽。 維多利亞濱海花園(Victoria Esplanade Gardens)被認為是世界五大玫瑰園之一。 北帕玫瑰 Strawberry Blonde檔案照。(Geoff […]
檔案照中,一隻橙額鸚鵡藏於樹枝間。(Bettina Arrigoni/Flickr) 近日,紐西蘭最稀有的一種特有鳥類有了一個新家。據Stuff新聞網報導,11月20日,20隻橙額鸚鵡被放生到了納爾遜(Nelson)的一個森林保護區。人們希望這種野外僅有幾百隻的稀有鸚鵡,能在這裡繁衍生息。 11月20日(週六)早上,20隻橙額鸚鵡被放生到納爾遜零有害動物保護區——布魯克保護區(Brook Waimārama Sanctuary)。該保護區為一片700公頃山毛櫸森林,周圍環繞著圍欄,以防有害生物入內。 這次的放生活動屬於環保部(DOC)與毛利部落 Ngāi Tahu 牽頭的橙額鸚鵡恢復計劃,且得到了一系列其他組織的支持。 環保部(DOC)相關負責人韋恩.貝格斯(Wayne Beggs)經理對Stuff表示,這種鸚鵡曾遍布紐西蘭的南北島,但如今在野外,只有坎特伯雷幾處山谷,以及馬爾堡峽灣的一個島上還有。野外大約僅剩下360隻。 這種鸚鵡棲息在樹洞中,很容易受到老鼠、白鼬等會爬樹的捕食者的侵襲,尤其是山毛櫸樹大量結果的年份,數量猛增的天敵會讓這種鸚鵡的種群受到嚴重影響。 貝格斯指出,布魯克保護區是這種鸚鵡理想的棲息地,在此放生這些橙額鸚鵡,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 「除了幫助擴大野生種群,若其它棲息地的橙額鸚鵡發生任何意外,這處新棲息地將提供重要的保障,」他說。 檔案照中,布魯克保護區(Brook Waimarama Sanctuary)的溪澗流水潺潺。 (US Embassy/Flickr) 被放生的20隻橙額鸚鵡中,一半為雄性,一半為雌性,都在基督城的 Isaac 保護和野生動物信託基金設施中長大。 它們與11月18日乘紐航的飛機來到納爾遜,在現場的鳥捨停留兩天後,於這片古老的山毛櫸林中被放生。 該保護區首席執行官 Ru Collin 對Stuff說,很榮幸能被選中為這些橙額鸚鵡提供新家。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希望看到橙額鸚鵡種群數量增加,並從保護區遷到裡士滿森林(Richmond Forest),再飛到納爾遜山(Nelson Hills)安家,」他說。 「這個項目很可能會為納爾遜地區留下美好的遺產。」 據報導,這是繼4月份之後,該保護區的第二次大規模放生活動。此前,有40隻南島鞍背鴉(South Island saddleback)被放生至這片森林。 責任編輯:劉潤菁
檔案照中,一頭寬吻海豚躍出海面。(Gerhard G./Pixabay) 為了保護寬吻海豚在內的海洋哺乳動物,政府已在北地的島嶼灣(Bay of Islands)實施了嚴格的新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措施。12月15日,新規將在新的島嶼灣海洋哺乳動物保護區內生效。 據Stuff新聞網報導,最初,環保部(DOC)提議讓所有游泳者及船隻與保護區的海洋哺乳動物保持 400 米距離。若船隻發現400米內有海洋哺乳動物,則需停船。 而11月17日(週三),該規定被調整為300米。 此外,政府規定,在該地區的兩個海洋哺乳動物安全區內,船隻的速度必須始終保持在5節以內。 保護部長基裡.艾倫(Kiri Allan)說,該保護區未對捕魚活動做出限制,這與其它海洋保護區有所不同。 「該規則可讓船民繼續享用海灣美麗的水域,同時讓我們的海洋哺乳動物也能如此,」艾倫表示。 然而,一些當地船隻運營商和企業對海洋哺乳動物保護區表示擔憂,稱這些規則不可行,且在等待海洋哺乳動物離開前,船隻可能會面臨危險。 但另一些人士對建立該保護區表示支持,說島嶼灣的寬吻海豚數量近年來驟減,不能再繼續減少。 艾倫說,很多深入的研究表明,往來的船隻擾亂了哺乳動物一些正常行為,例如休息和進食,而這些行為對其生存至關重要。 「我們不能允許這種情況繼續存在,」部長說。 此外,有人對該保護區的規則涵蓋了所有海洋哺乳動物,而非僅保護寬吻海豚提出質疑。因為對於潛水愛好者來說,一些很受歡迎的潛水點可能會被禁止潛水。 艾倫表示,該海洋哺乳動物保護區的規定不僅為了保護寬吻海豚,也旨在更好地保護海豹和虎鯨。 責任編輯:劉潤菁
檔案照中,一些渡輪正在從皮克頓前往惠靈頓。(Daniel Chodusov/Flickr) 幾週內,紐西蘭第一艘電動渡輪將在惠靈頓投入使用。據Stuff新聞網報導,這也將成為在南半球投入使用的第一艘電池供電通勤渡輪。 這艘渡輪名為「Ika Rere」,是一艘配有 135 個座位的碳纖維船體雙體船。 據報導,惠靈頓渡輪運營商 East by West Ferries 計劃在聖誕節前,讓此艘電動渡輪為人們提供海上通勤服務。 該公司董事總經理傑裡米.沃德(Jeremy Ward)對Stuff表示,其公司能夠引領紐西蘭的渡輪電動化潮流,這一事實讓他自己也感到驚訝,因為惠靈頓大約20年前就不再發展造船業。 沃德說,他此前一直在考慮為船隊增置一艘新渡輪。在一次海外旅行中,他看到挪威峽灣有一艘 40 米長、可容納 400 名乘客的電動旅遊渡輪。 他表示,該電動渡輪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回到紐西蘭後,沃德說,他遇到了經驗豐富的渡輪製造商弗雷澤.富特(Fraser Foote)。富特於2018年成立了惠靈頓電動造船公司(WEBBCO)。他們便決定合作打造紐西蘭的電動渡輪。 他們的合作夥伴還包括 Whangārei 的大型船舶電氣和電子製造商 McKay,以及奧克蘭的 SSC Design。 WEBBCO 的富特表示,Ika Rere 號渡輪的表現超出了設計預期。 「由於船的速度比我們想像的要快,船的阻力少了,因此能源消耗低於我們的預期。我們的船可以行駛得更遠、更快,」富特對Stuff表示。 富特透露,目前該公司正在等此搜電動渡輪投入使用後的實際數據,然後建造更多電動渡輪,以瞄準這個巨大的海內外市場。 據報導,除了惠靈頓電動造船公司(WEBBCO),目前紐西蘭還有大約 20 家公司也在發展電動船隻領域。 海洋工業協會執行董事彼得.布斯菲爾德(Peter Busfield)對Stuff表示:「電氣交通工具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發展領域,就像從黑白電視轉向彩色電視一樣。一旦有人有了,其他人就都會想要。」 責任編輯:劉潤菁
惠靈頓著名的觀光纜車檔案照。(圖片來源:Pixabay) 一些玻璃電梯彷彿科幻電影裡才有,另一些則像巨大的玻璃纖維桶……在其它國家或地區,這種斜坡電梯或私人纜車通常只有豪宅才有,但在紐西蘭的首都,這種私人交通工具在郊區的斜坡上蜿蜒行進,是一種很常見的景象。 據《衛報》報導,根據最後一次統計數據,擁有21.5萬人口的惠靈頓,有152部私人纜車或斜坡電梯。不僅如此,由於方便進出的居所越來越難找,人們正在這座城市建更多的私人電梯。 據報導,以前惠靈頓的山坡上曾有約300部私人電梯或纜車,在其中一部因故障導致有人受傷後,政府於2005年出台了相關規定,致使一些電梯退役。 而惠靈頓少數一些家庭,此類電梯是人們回家唯一的選擇。 現已從消防部門退休的皮特.伯頓伍德 (Pete Burtonwood),曾負責創建了惠靈頓住宅電梯數據庫。 他對《衛報》表示,若居民的住房只能通這種斜坡電梯或私人纜車,會給緊急救援人員的工作增加難度。 他說,很多電梯有重量限制,而兩名普通消防員及其基本設備就可能重 250 公斤,若在其上滅火,尤其在夜間,「整個場景都充滿挑戰」。 惠靈頓一處私人纜車的檔案照。(圖片來源:Flickr) 據報導,紐西蘭大多數住宅纜車由 Access Automation 公司製造安裝。 該公司老闆馬克.加爾文(Mark Galvin)對《衛報》表示,他已經營該公司25年,私人纜車一直是惠靈頓的特色,但早期的裝置會相對簡陋。 加爾文表示,目前惠靈頓人對私人纜車或斜坡電梯的需求增加了,且電梯或纜車可為房產增值。 「這基本上是把困難、粗糙的到訪方式轉變為有趣且令人興奮的東西,」加爾文說,「這是回家的絕佳方式。」 他透露,他知道的惠靈頓最長的私人纜車建於東方灣的一套公寓,長200米。 安裝一部私人纜車或斜坡電梯大約需15萬到20萬紐元,根據地形不同會有所差異,另外還需負擔一些維護成本。 責任編輯:劉潤菁
泰伊裡峽谷觀光火車線路以橋樑、隧道、深谷和多變的南島風光為特色。(Denisbin/Flickr) 紐西蘭南島著名鐵路觀光城市但尼丁,或將在2024年6月之前,就兩條鐵路線路能否繼續運營,給出肯定答案。考慮的兩條線路中,包括一條著名的火車觀光線路。 泰伊裡峽谷觀光火車 (Taieri Gorge Train Trip)是但尼丁著名的火車觀光線路,也被視為紐西蘭最古老的淘金路線。 據《奧塔戈日報》報導,但尼丁市議會的工作人員建議該市保留泰伊裡峽谷觀光線路,並繼續運營鐵路公司KiwiRail的一條海岸線路,同時對長期運營方式進行戰略分析。 此前由於Covid-19,這兩條線路都只為部分路段提供了服務。維持整條線路運營,預計每年成本高達 240 萬元,票務收入僅可抵消約25萬元。 對該線路承擔損失的公司是但尼丁城市控股有限公司(DCHL),為但尼丁市議會所有。此外,該公司還面臨 40 萬紐元一次性存儲空間的支出。 泰伊裡峽谷觀光火車線路以橋樑、隧道、深谷和多變的南島風光為特色,往年會從但尼丁附近的溫加圖伊(Wingatui)開往米德爾馬奇(Middlemarch)。 然而,這條軌道的維護成本很高,而且最近火車只運行到欣頓(Hindon)。 如果議會工作人員保留該觀光線路的建議被採納,欣頓(Hindon)到米德爾馬奇(Middlemarch)路段間將投入最低水平的維護。 此外,經濟學家帕特森已將疫情前鐵路的運行狀況,與受Covid-19影響嚴重的夏季試運進行了比較。 他指出,2019財年,乘坐火車旅行的乘客數超過7.6萬人,直接為當地經濟貢獻近1000萬元。 2020年聖誕前開始的試運期間,近2000名乘客直接帶來了約20萬元的經濟效益。 帕特森表示,一旦國際邊界重新開放,最低限度的國際遊客流量可能會直接為經濟貢獻 200 萬元。若旅遊市場強勁,直接的經濟效益或將高達 360 萬元。 但若運行該線路,帕特森說,未來10年還需至少投入650萬元。 他指出,停止運營該觀光線路可大大減少資本投資,但該市的鐵路運營模式將出現與「歷史遊客需求模式不一致」的情況。 「現實情況是,在 Covid 之前,大多數乘客都沿著泰伊裡峽谷旅行,」帕特森說。 市議會工作人員則表示,但尼丁鐵路與該市的品牌和身份非常吻合。遊客們仍持續對這座城市的遺產感興趣。 他們建議市議會與DCHL對鐵路線路做出的臨時安排持續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並在保留鐵路運營的同時,完成各種調查和戰略分析。 據報導,下週,市議員將就市議會工作人員的報告,以及經濟學家本吉.帕特森(Benje Patterson)的分析進行辯論。 責任編輯:劉潤菁
一名紐西蘭科羅曼德小鎮附近的女士,用自家種的鮮花傳播快樂。(Kerstin Riemer / Pixabay) 據RNZ報導,一名紐西蘭科羅曼德小鎮附近的女士,在短短兩週內,就從自己的花園中為鎮上的人們送出300多束鮮花。這位女士表示,她唯一的目的就是傳播快樂。 這名女士名叫琳達.哈特(Linda Hart),是一名退休護士。 通常,她會每天花幾個小時時間,在自己位於海港小鎮泰魯阿(Tairua)的家中從事園藝。但在11月的前兩週,她開始一桶一桶地採摘自己的鮮花,做成花束並親自開車送給附近的居民。 哈特女士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免費的,唯一的目的是為需要振作的人帶來歡樂。 最初,她在當地的臉書頁面上寫道:「若你知道泰魯阿有誰遇到困難或生病了,請給我打電話,我會免費為其準備一束花。」 很快,哈特女士就收到了很多需要鮮花的請求,但在收到42次請求之後,她在臉書頁面上表示,希望大家不要再請她送花了。 此時,她卻接到一通來自澳大利亞的電話:「請替我給我媽媽帶一束花,我很想念她。」 於是,哈特女士照做了,且當她對請求者的家人說「這些來自西澳大利亞的貝瑟尼(Bethany)」時,收到花束的人突然哭了起來,並給她講述了貝瑟尼的故事。 哈特對RNZ說,在那之後,她還在不斷收到請求,那些人情況不一,但都需要她鮮花的支持,她也決定繼續送下去。 於是,她會從自己種有成千上萬朵各式鮮花的花園中繼續為人們採集鮮花。 她會因分揀鮮花熬夜到凌晨,為保存鮮花不得不買更多水桶。儘管曾只為自己摘過兩束鮮花,但她表示,自己深知花朵能帶來的樂趣。 「我只是覺得有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有些人想念他們的孩子,有些人生病了。我只是想給他們帶一束花,」她說。 「這也讓我感到非常謙卑和快樂。」 每當哈特女士到人們家中送花時,戴著口罩的她只會說這些花是誰送給他們的,從來不會提這些花來自她的花園等其它事情。 但據報導,很多當地人都清楚這些花朵來自在此生活了30年的哈特女士。 鎮上有接受過她鮮花的居民還對 RNZ 表示,他們為哈特女士所做的一切感到自豪——她「把自己的生活變成了想要的樣子」。 責任編輯:劉潤菁
摩圖伊卡(Motueka)海濱鳥瞰圖(Credit: abeltasman.com) 據Stuff新聞網報導,南島塔斯曼區議會已經用略高於 120 萬紐元的價格,購買了一處假日公園臨近的物業。今年夏天,入住摩圖伊卡十大假日公園飯店(Motueka Top 10 Holiday Park)的客人,將擁有更多休閒空間。 市議會相關負責人尼克.欽(Nick Chin)經理對Stuff表示,市議會購買的物業位於 Fearon St 28 號,包括將近 1 公頃的土地,以及一套有租戶的四居室房屋。該片土地將在最繁忙的下月及時並入摩圖伊卡十大假日公園飯店。 經理欽透露,市議會將會拆除該處物業的邊界圍欄,並對房屋進行翻新以符合健康住宅標準。他們預計工作將耗資1萬至1.5萬紐元,並計劃於12月初完成。 據報導,市議會已從其 1,250 萬紐元的林業活動資金中,支付了這筆交易費。目前資源許可申請正在處理中,以將土地用途從農村改為休閒保護區。 這處假日公園占地約3公頃。經理表示,隨著該公園越來越受歡迎,到了夏天,這裡的空間會「略顯緊張」。 他預計,明年初市議會將完成對該片土地的規劃,可能會在該處建造過渡住房或小屋,以緩解公園內日益凸顯的住宿短缺問題。 該假日公園企業主阿什莉.伊爾頓 (Ashlee Ilton)對Stuff表示,假日公園飯店的入住率正在不斷增長,他們很高興市議會已拿到隔壁的土地。 伊爾頓說,今年人們不能在這處土地上露營,該新場地將用作綠地供人們散步。 「我們需要時間來計劃,並確保我們做的是對的,」她說。 伊爾頓還透露,鎮上的入住率在冬季就在增長,並且目前仍在持續。聖誕節到一月底,公園裡的汽車旅館和小木屋都已被預訂,露營地到 1 月 10 日也都被訂滿。 儘管國際遊客人數有所下降,由於紐西蘭居民都來探訪「這個很棒的後院」,總遊客數並沒有少,伊爾頓說。 「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公園,有各種鳥類,還有漂亮的樹木。」 責任編輯:劉潤菁
新引入北島塔拉納基不久,該地區就有奇異鳥雛鳥成功降生。(圖片來源:Flickr) 在紐西蘭的國鳥被重新引入北島塔拉納基一處保護區幾個月後,其中的一對就成功孵化出了第一隻雛鳥。這讓當地的環保主義者驚嘆不已。 據Stuff新聞網報導,11月上旬,在塔拉納基的凱塔克山脈(Kaitake Ranges),一位塔拉納基奇異鳥信託的工作人員在監測奇異鳥發射器的信號時,發現了一隻降生不久的小奇異鳥。 這隻雛鳥的父母是今年4月被放歸到該地區的,當時負責該項目的環保組織共放生了10隻,且在此前,當地的志願者已在該地區開展有害生物誘捕工作多年,以確保這些奇異鳥的安全。 在得知小奇異鳥降生消息後,負責該項目的經理 Sean Zieltjes 對Stuff說:「很難用幾句話來概括這有多重要,我們沒想到(這個願望)這麼快就能實現。」 據報導,目前還有4隻雄性奇異鳥也在孵蛋,預計未來幾週會有更多雛鳥出生。 Zieltjes 表示,她為此感到很興奮。他還透露,小奇異鳥將由當地參與此項目的在校學生取名。 塔拉納基奇異鳥信託的相關負責人希安.波特(Sian Potier)對Stuff說,另有4隻奇異鳥也在孵蛋,這已經超出了他們此前最好的設想。 波特說,該項目是當地機構的首次嘗試之一,因此這個項目非常特別,且現在大家都相信,他們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且希望這一成功可複製到其它地區。 她還解釋道,奇異鳥被放歸野外的第一年,很難知道它們的具體行蹤。因此在放生時,他們試圖把彼此親近的雄性和雌性奇異鳥一起放生,並希望它們可以待在一起。 一旦奇異鳥開始繁殖,就會建立自己的領地,且不會再四處走動。它們通常一年會產卵兩次,每次產兩枚卵,因此一隻雄奇異鳥每年可以孵化四個蛋,波特說。 目前,正在接受培訓的志願者已經完全參與到奇異鳥的監測工作中,波特表示,「這是對他們辛勤工作的重要獎勵」。 然而,波特還表示,狗仍然是成年奇異鳥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她希望人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寵物,避免奇異鳥死亡事件在此處發生。 「因為我們為這個項目付出了所有的辛勤工作,」她說。 責任編輯:劉潤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