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出,紐西蘭數學教育需徹底改革。(Chuk Yong/Pixabay) 10月3日(週日),紐西蘭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的一個獨立專家小組發表了一份審查國內數學課程設置的報告。該報告指出,紐西蘭數學教育真正面對的問題遠超出了其對課程的設置,若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需進行徹底改革。 由於紐西蘭學生的數學成績連續二十年呈下滑趨勢,教育部委託皇家學會召集獨立專家小組,對紐西蘭的課程設置進行審查。 然而,該小組表示,紐西蘭的數學教育問題遠超出了課程設置的範圍,而是在教師知識不足、教育系統過早給學生貼標籤、學生未獲得同等機會等諸多方面存在問題。 該小組的主席,梅西大學傑出數學教授加文·馬丁(Gaven Martin)對RNZ表示,全國各地的數學教學都存在系統性失敗。 他說,紐西蘭建立的教育系統放緩了學生的學習速度,大多數完成學業的學生並未達到應有的課程要求。學校需要教育部更好的引領與支持才能進步,教師不應為問題負責,但諸多教師需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 馬丁教授指出,20年來,教育部了解學生數學能力下降的情況,卻對此無能為力。該小組建議該部至少應採用一些策略,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報告指出,與課程的預期目標相比,學生所學的內容「嚴重下滑」,例如過半數 8 年級學生的數學水平低於預期。 小組在報告中呼籲,應通過更好的測試讓師生了解學生的表現,更好地配置課堂資源;還應對教師提供更多培訓,並為接受數學培訓的教師設立薪酬更高的職位。 據NZ Herald報導,該小組還強調,此份報告想達到的目的並非提高紐西蘭學生的國際考試成績,而是提高未來公民及未來社會的整體素質,因為數學及統計學是越來越重要的基礎學科,與員工的工資水平、健康狀況、刑事司法參與度等多方面都有關聯。 馬丁教授對NZ Herald表示,「後果非常可怕,所以必須採取行動」,但他同時表示自己並沒有信心,且即使所有建議都被採納,想看到結果也要再等十年。 國家黨對RNZ表示,該黨認為紐西蘭學生數學成績不佳是教育系統深層次缺陷所致,政府需要聽取報告的建議。 該黨教育發言人保羅·戈德史密斯(Paul Goldsmith)說,教育系統存在自滿情緒,這個國家在數學方面已經落後了。 責任編輯:劉潤菁
被困在澳大利亞的紐西蘭人可能有辦法回到紐西蘭過聖誕節。(Kranich17 / Pixabay) 被困在澳大利亞的紐西蘭人可能有辦法回到紐西蘭過聖誕節,而不必經過管制隔離(MIQ)設施。最近,水手戴維.梅森 (David Mason) 正在準備組織一些船員,駕駛一艘40英尺長的遊艇從悉尼前往紐西蘭群島灣的奧普亞(Opua),以避開MIQ。 根據海關網站上提供的信息,在海上度過的時間算作隔離時間,因此,只要他們在海上14天,船員到達紐西蘭時就不必再到MIQ去隔離。 然而,從悉尼到奧普亞通常只需要七到八天,這意味著他們將不得不減慢航程。如果他們走得太快並在隔離期結束前進入紐西蘭水域,他們將不得不進入 MIQ。但他們至少能回國了。 一位滯留墨爾本的紐西蘭人說,「學習航海和乘船回家,聽起來比目前與紐西蘭政府打交道更容易。」 紐西蘭的管制隔離(MIQ)房間始終是供不應求。儘管在最近一輪的抽籤中,紐西蘭政府提供了3800個房間,但對於數萬名滯留在海外的紐西蘭人來說,這仍是杯水車薪。據悉,在網上排隊的人超過3萬1千人,他們希望有機會得到本周發布的3718個房間中的一個。 Stuff網站在9月30日報導了梅森的計劃,很快梅森的收件箱裡就擠滿了渴望加入他航程的人的信件。 梅森希望能帶更多的人,但他的「單人敦刻爾克」 (one-man Dunkirk) 中只有三個人的空間。不過,已有其他船隻也開始接手。 紐西蘭「島嶼巡航」( Island Cruising NZ) 的經營者維姬.摩爾(Viki Moore)說,每年的這個時候,她通常都會幫助從太平洋回來的船隻避開颶風季節。她已經幫助許多有經驗的水手登上前往紐西蘭的船隻。現在,她很樂意幫助一些滯留澳大利亞的紐西蘭人返家。 摩爾說:「除非你幸運的抽到 MIQ彩票,否則這真的是目前回國的唯一途徑。」 但是有一些規定:船員必須具有一定的航海技能,並且擁有紐西蘭公民身分或永久居留權。 海關集團海事部經理羅比.史密斯說,自 8 月 17 日邊境關閉以來,只有 9 艘小船抵達奧普阿。從技術上講紐西蘭的海上邊界仍然關閉,但紐西蘭公民乘小船返回可以入境。 史密斯說,每個抵達的人都需要遵守入境、移民和檢疫要求。要想避開MIQ,則必須在海上待滿14天。 責任編輯:劉潤菁
奧克蘭北岸的Murrays Bay景觀。此圖與本文無關。(Holger Detje / Pixabay) 紐西蘭政府10月2日宣布,正式取消在奧克蘭建造一座連接北岸和中央商務區(CBD)的自行車和步行橋的計劃。節省下來的錢將用於其他交通項目,這使得從北岸到CBD的自行車通道的未來再次變得不確定。 該項目預計將花費7.85億元,橫跨Waitematā海港。此前,這個大膽的項目一經提出就受到了廣泛的批評,甚至受到了自行車倡導者的批評,其中不少人認為,特別為自行車和步行建造一座橋是一種矯枉過正的解決方案。 奧克蘭市長菲爾.戈夫(Phil Goff)在 6 月份稱該項目是「可持續且持久的解決方案,將造福這座城市幾代人」。然而,在10月2日的一份新聞稿中,他表示,政府「聽取了公眾意見並採取了行動」,取消了該計劃。 交通部長邁克爾.伍德(Michael Wood) 承認,該項目沒有得到其規模所需的公眾支持。但他表示,政府會繼續興建由公共交通為主導的海底隧道。此前也在今年,政府撥出6000萬元用於此海底隧道項目的規劃工作,包括購置房產。 奧克蘭交通局歡迎將資金從橋樑重新分配到東部公交專用道項目,以及從 Glen Innes 到 Tamaki Drive 及其沿線的自行車道。 戈夫表示,Seapath 自行車道北岸段的資金將繼續。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支持從海濱到城市的替代自行車連接,比如使用專門的渡船或公交車。因為從短期來看,「這將是一種更快捷、更經濟的方式,可以促進在海濱和城市之間的騎車通行。」 國家黨交通發言人大衛.貝內特(David Bennett),解決方案是多式聯運橋樑。為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建造單一用途的橋樑,是沒有考慮到北岸不斷增長的交通需求。 他認為,在找到解決方案之前,北岸的擁堵只會變得更糟。並且,在看到政府未能跟進後,提供基礎設施的企業可能不願參與未來的項目。 他說:「公眾只是對政府的交通計劃沒信心。他們看到了太多公告,但沒看到任何交付。」 責任編輯:劉潤菁
2021年9月底開始,預訂紐航機票,退改簽更加靈活了。(Joshua Woroniecki / Pixabay) 據Stuff網站報導,紐西蘭航空公司(Air NZ)已調整了其票價結構,從9月29日(週三)起,預定紐航機票的客戶可能就發現,機票退改簽比以前更靈活了。 紐航的首席客戶和銷售官萊恩·傑拉蒂(Leanne Geraghty)對Stuff表示,在Covid-19的持續不確定環境下,紐航希望他們的客戶能根據需求購買更具靈活性的機票,因此紐航推出了新的機票價格選項。 新的靈活選擇包括以下三項: 靈活退款(Flexirefund) 也被稱為「flexidate」,可讓旅行者在出發前最大限度地靈活更改出行日期、時間、目的地或出發地,而無需支付更改費。若取消了行程,也可獲得退款,但旅行當天不適用。 靈活更改(Flexichange) 這一選項可讓旅行者對已預定的機票最大限度地更改出行時間。出發前更改出行日期、時間及路線都是免費的。若想在旅行當天更改航班時間,同樣免費,沒有票價差異。 座位 及 座位+行李(Seat and Seat+bag) 這一選項對旅行者來說最為熟悉,而新的靈活版可讓旅行者在旅行當天更改航班時間或日期,同時需要支付相應費用,而以前只能在出發日期前才能這樣更改。 紐航表示,今後旅客預定機票都將自動改為新的選項,對於此前預定的機票,目前國內航班的靈活性政策適用於10月31日之前的旅行,國際靈活性政策則延長至2022年2月28日。 此外,紐航還降低了額外的行李費。以前第一件額外行李收費80紐元,第二件收120紐元,第三件170紐元,此後每件額外行李都只收取45紐元的固定費用。 責任編輯:劉潤菁
檔案照中,樹上的兩隻卡卡鸚鵡。(Small / Flickr CC BY-SA 2.0) 在紐西蘭的森林中,住著一種甚是活潑的大鸚鵡。這種鸚鵡喜歡聚在高高的樹冠中喋喋不休,在樹枝間因做各種滑稽的動作而樂此不疲,它們就是紐西蘭的本土鸚鵡——卡卡(kākā)。 這種鸚鵡曾在紐西蘭各地分布相當廣泛,但如今估計在全國僅有幾千隻。據Stuff新聞網報導,在紐西蘭北島的國王領地 King Country,得益於一項長期的監測計劃,這裡的雌性卡卡鸚鵡已翻了好幾倍。 據報導,在 2000 年至 2007 年間,這裡雌性卡卡鸚鵡大概有 600 只,但到了 2020 年,已增至大約 2,600 只。 這項富有成效的監測計劃是在普裡奧拉森林公園(Pureora Forest Park)進行的,由於遵循了當地Waipapa生態區的有害生物防控指南,讓公園性別比例失衡的卡卡鸚鵡種於更為均衡了。 原來,雌性的卡卡鸚鵡因需要長時間在巢中孵蛋並照料幼鳥,很容易成為白鼬、負鼠等有害動物捕食的對象,這也導致卡卡鸚鵡的性別比例出現偏差。 通過工作人員更有針對性的保護,這家森林公園的卡卡鸚鵡,前些年雌性鸚鵡與雄性的比例還是 1:2.1,目前已恢復接近 1:1 的平衡。 據報導,野生的卡卡鸚鵡壽命約為 40 年,它們每年繁殖多少雛鳥,取決於食物供應是否充足。 若周圍樹木掉落大量種子,例如橡樹的果實,它們就會多繁殖幼鳥,甚至可以每年繁殖兩次。 但據環保部(DoC)的科學顧問介紹,隨著果實的增加、卡卡鸚鵡繁殖幼鳥的增加,當地的有害生物隨後也會增加並對本地鳥類構成更大的威脅。 因此,環保部的工作人員也在使用更科學有效的方式,對這些鳥兒提供更好的保護。 目前,北島的卡卡鸚鵡種群數量仍不容樂觀,南島的種群數量同樣也不多,而查塔姆群島(Chatham Islands)上的卡卡鸚鵡已經滅絕。 據相關記載,在歐洲人剛剛登陸紐西蘭時,這種鳥常常聚在全國各地的森林間嬉鬧,像今天的麻雀一樣多。 責任編輯:劉潤菁
紐西蘭國會大廈The Beehive (Aidan/Flickr) 9月30日(週四)上午,在國會兩個主要政黨的支持下,將策劃恐怖襲擊定為刑事犯罪的《反恐立法法案》三讀通過。 據RNZ報導,此項反恐立法可將策劃或準備恐怖襲擊定為刑事犯罪,並對恐怖行為的定義做了調整,將「意圖恐嚇(intention to intimidate)」涵蓋在內,而不是「引起恐怖(induce terror)」。 該法案還允許在紐被判犯有恐怖主義罪行者可受控制令的約束。 9月29日(週三)晚,該法案就一直在討論,議員們一直討論到 10 點左右。次日上午 9 點,政客們又延長了會議繼續討論,終於出結果。 三讀時,工黨和國家黨兩大黨投了贊成票,綠黨、行動黨和毛利黨都反對。 此項反恐法案於今年 4 月就被提出,旨在填補法律空白,以更好地預防並應對恐怖主義。在 LynnMall 恐怖襲擊事件後,政府推進了此法案的推出速度。 在極端分子 Ahamed Samsudeen 於 9 月初在奧克蘭 LynnMall 的超市發起襲擊之前,官方曾試圖根據《壓制恐怖主義法》對他提出指控,但當時計劃實施恐怖襲擊並未被視為犯罪,因此無果。 該法案的國會程序因恐怖襲擊被加快,此舉受到了一些批評,也有人提出擔憂,對該立法將計劃和意圖定為刑事犯罪,是否會有效制止恐怖主義行為表示質疑。 9月29日晚,司法部長克裡斯·法福伊(Kris Faafoi)表示,「必要的」新立法將賦予當局更多權力,以防止策劃和實施進一步的恐怖襲擊。 9月30日,他對該法案通過三讀表示歡迎。 《反恐立法法案》預計將於10月4日生效。 責任編輯:劉潤菁
2021年9月底的同一週末,兩次民調考問政府:紐西蘭何時開放邊境?(Cmccarthy2001 / Pixabay) 上週末由Talbot Mills 研究 (以前叫UMR) 組織的一場民調顯示,近三分之二的紐西蘭民眾強烈支持邊境繼續關閉,直到全國取得至少90% 的人接種疫苗的局面再做評估。按政府設想,紐西蘭有望在今年聖誕節前實現90% 全民接種目標。 27日晚,TVNZ的1News Colmar Brunton 民調顯示,自5月份的民調以來,國家黨和工黨的支持率都有所下降,國家黨從上次的29% 降至26%,工黨從46% 降至43%;然而行動黨和紐西蘭優先黨的支持率卻分別上升了5% 和 2% ,分別達到14% 和 3% 的水平。 NZ Herald記者Claire Trevett報導,儘管迄今為止,政府拒絕設定放寬邊境限制的具體門檻或日期,但承諾在今年試行居家隔離等措施,作為其整個計劃的一部分。 與在每個人都有合理的機會接種疫苗後開放邊境的選擇相比,它獲得的支持要高得多。有意思的是,工黨和綠黨的支持者對90% 以上門檻的支持率高達70%~72%,但同時國家黨和行動黨支持者認可此政策的比例也不低,達到60%。這是否意味著這個國家絕大多數民眾擁護政府的COVID-19 管控措施? 此外,62%的人支持縮短隔離時間,並結合對來自安全國家的已接種疫苗的旅客進行檢測。而56%的人支持接種疫苗的紐西蘭人能夠在家中而非管制隔離設施MIQ 進行隔離。約50% 的人贊成允許企業自行安排其員工的隔離。 前總理John Key 出面呼籲 前總理 John Key 爵士最近高調現身,日前在NZ Herald 上發表了一篇觀點文章參與了辯論,同時接受電台採訪,呼籲政府在人們有機會接種疫苗後「盡快」確定重新開放邊境的日期。 Key提出了5點具體建議,作為一個可能奏效的計劃,所有努力都為盡快開放邊境: 在接下來的六週內,為服務毛利和太平洋族裔的醫療點準備鼓勵毛利人和太平洋島人接種提供經濟獎勵; 如果年齡在12-29歲之間的每個人,在12月1日之前接種疫苗,則給他們每人價值25紐幣的購物券; 只允許接種疫苗的人進入有執照的營業場所 (可將Shot Bro 巴士直接停在一些夜總會外作為獎勵); 告訴紐西蘭人邊境何時重新開放,這可能激勵更多的人接種疫苗; 停止恐懼治國,相反要讓人們相信,即使接種了疫苗,你仍可能被病毒感染。 […]
據紐媒報導,紐西蘭入籍審批正大量積壓。(Astize/Pixabay) 此前一段時間,紐移民局因簽證申請處理過慢受到一些人士的批評,據RNZ報導,政府審批公民身分的速度也在放緩。正有3萬多人等待他們的公民身分獲得批准。 政府數據顯示,自 2019 年以來,已有近9.4萬人申請了紐西蘭的公民身分,但只有近6.4萬人獲批。申請者包括在紐至少居住了五年的移民,或出生在海外的紐西蘭人的子女。 據報導,在此次疫情爆發前,內政部的審理官員需要 10 到 11 個月的時間對申請進行審查,再用 1 到 2 個月時間做出決定,還要再等 2 到 3 個月進行入籍儀式,才能授予申請者公民身分。 此外,審理官員會在申請遞交 5 個月後開始審理,但兩年前的等待審理時間是 2 周。 今年,已有2.6萬多人提交了公民申請,已獲批的人數約為1.17萬。 內政部表示,該部目前的重點工作是加快審理速度,預計到明年年中積壓的申請就會減少。 該部已僱傭了新員工,並對通常只簽發護照的員工重新進行了培訓。 在一份聲明中,內政部表示,該部已在優先處理積壓申請,並制定了具體的改進計劃:「我們相信,我們所採取的步驟意味著我們將在明年初具備相應技能和程序,以確保我們能夠讓積壓有所減緩,並於明年年中開始讓積壓的申請減少。」 該部表示,在此前的一兩年中,該部在轉向新的公民處理系統,以將手動紙質系統轉為在線系統。在完全到位前,工作人員正在新舊兩個系統中工作。 高警報期間,該部的工作不被視為必要服務,因此處理申請的現場人員很有限。該部已增加了員工數量,並聘請了臨時團隊處理舊系統中的近9千份申請,以提升現有員工使用新系統的速度。 近年來申請公民人數統計如下: 2019年 – 35,274人 2020年 – 32,030人 1/01/2021 – 22/09/2021 – 26,673人 總計 93,977人 近年獲批公民身分統計如下: 2019年 – 31,710人 2020年 – 20,488人 1/01/2021 – […]
2021年9月28日,政府發布了限制住宅物業投資利息抵扣的擬議規則細節。(JamesDeMers/Pixabay) 9月28日(週二),政府發布了限制住宅物業投資利息抵扣的擬議規則,決定只對「新建」房屋實行為期20年的政策豁免,以限制房產投資者用租金收入抵扣抵押貸款利息的權利。 政府住房稅收新政 10月1日生效 此項新住房稅收規則建議, 若新房的建築合格證書(Code Compliance Certificate,簡稱CCC)於 2020 年 3 月 27 日及之後頒發,則此投資性房產可獲得豁免,並仍可抵扣利息20年。 此項豁免也適用於 20 年內該房產的新業主。 該政策最初是政府在今年 3 月宣布的,以通過限制房產投資者的抵稅能力,鼓勵人們投資新房。 稅務部長戴維·帕克 (David Parker) 表示,從 10 月 1 日起,對房產投資者稅收抵扣限制將生效。 他說,政府希望通過此項政策抑制房產投資者對現有住宅物業的投資需求,並刺激人們投資新住房,這也是政府對新建住宅實行豁免的原因。 住房部長梅根·伍茲(Megan Woods)表示,新建築的豁免也適用於專用租賃物業,因為此類住宅開發項目有填補租賃市場缺口的潛力。 她建議針對此類物業進一步修改規則,考慮是否應延長20年的豁免期限。 反對黨對稅收新政提出質疑 據報導,該政策可使每個享受抵扣政策的房東每年多繳納數千紐元稅收,在目前的利率下,每年或可為政府帶來8億紐元的收入。 據 1 News 報導,該政策遭到了國家黨、行動黨的質疑。 國家黨稅務發言人安德魯·貝利(Andrew Bayly)表示,此項擬議規則在生效前三天發布,實施過於倉促,且考慮並不周全。若國家黨執政,則會將其取消。 行動黨住房發言人布魯克.范·維爾登(Brooke van Velden)表示,新政策會導致租戶的租金上漲,該稅收變化有欠公平。 她說,政府應提升住房的可負擔性,而非指責房產投資者。 財政部長格蘭特·羅伯遜 (Grant Robertson) 說,此項住房稅收政策的目的是「進一步為現有住宅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使政策向首次購房者傾斜」。 他表示:「稅收既不是導致住房問題的原因,也不是解決住房問題的辦法,但稅收確實能產生影響。並且這是政府整體應對措施的一環。」 經濟學家:新政有助於增加新房供應 據Stuff新聞網報導,一些經濟學家對政府的新政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
奧克蘭市議會擬議的皇后大街效果圖,從Shortland到Wellesley St路段部分。(Credit: Auckland Council) 9月28日(週二)上午,奧克蘭市議會(Auckland Council)公布了一項耗資 1.33 億紐元的城市改造計劃,將對奧克蘭CBD大片區域進行升級改造,以提振奧克蘭市中心。 改造區域以 Aotea 廣場及周圍區域為主,包括包括奧克蘭市政廳(Auckland Town Hall)、市政劇院(The Civic)、天空塔(SkyTower)、奧克蘭大學和奧克蘭理工大學(AUT)等地標,還涵蓋附近的多條街道以及兩座公園。 此城市改造計劃由一系列項目組合而成,將在未來五年內實施。 期間,奧克蘭的城市鐵路項目 City Rail Link 的Aotea車站也將完工。市議會表示,該車站啟用後,每天可為通過火車及公交為數千人提供服務,預計將成為全紐西蘭最繁忙的車站。 奧克蘭市議會相關負責人巴裡.波特(Barry Potter)對Stuff網站表示,奧克蘭市中心的人流量明顯增加,相應的基礎設施需要改進。 波特說,近年來市議會的重點一直是打造一個宏偉的新市區,現已將工作重點從Karangahape Rd區域轉移到市中心。皇后街的升級工作已經開始,新的規劃還將把人行道和單行車道拓寬。 市議會表示,希望該項目的升級能夠帶來增長、生產力、更健康和可持續的城市中心,並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藝術和文化中心。 具體項目包括: 城市鐵路項目(CRL)的Aotea車站:其設計斬獲2019年世界建築節WAFX文化身分獎; Wellesley St公交升級項目第一階段:為乘用公交的行人提供更便捷舒適的環境(從Albert Street至Victoria Street); 維多利亞街帶狀公園(Victoria Street Linear Park)第一階段 (從Albert St至Kitchener St); Federal St升級,延伸共享環路; Wai Horotiu皇后大街項目; Myers公園地下通道升級項目; Aotea車站的高層建築開發; Aotea Centre翻新工程; High St升級項目; Hobson St升級項目(從Victoria St至Wellesley St); Albert […]
紐西蘭副總理兼財長羅伯遜(Grant Robertson)檔案照。(New Zealand Tertiary Education Union/Flickr CC BY-SA 2.0) 最新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超六成的受訪者都支持強制接種Covid-19疫苗,但紐西蘭副總理表示,政府絕不會要求強制接種疫苗,而會「使用工具箱中的所有其它工具」。 最新的 1News Colmar Brunton 民調顯示,63% 的紐西蘭人支持強制接種疫苗,而 35% 的人反對。 9月28日(週二),副總理格蘭特.羅伯遜(Grant Robertson)在接受Breakfast節目採訪時表示,他理解那些支持強制接種者的想法,但政府不會實施強制接種。 他說,很多人都知道接種疫苗對恢復正常的重要性,現在有這種想法的人比以往都多。 但現在紐西蘭的接種速度很穩定,羅伯遜表示,因此,政府不會選擇強制接種,而會使用其它可選的所有工具鼓勵人們接種疫苗。 上周,奧克蘭大學研究機構Te Pūnaha Matatini發布的 Covid-19 模型顯示,為防止Covid-19導致紐醫療系統超負荷,需要將疫苗接種率升至 90% 以上。 羅伯遜表示,到目前為止,紐西蘭人在自願接種疫苗方面「做得很好」,他鼓勵人們與有遲疑的親人交談,從而進一步提高接種率。 在對當前Delta疫情的把控方面,羅伯遜表示,目前每天的新病例數似乎都穩定在十幾例,他本人持樂觀態度。 他說,公衛官員相信疫情中的集群已經得到控制,很多新增病例都為家庭接觸者。目前紐西蘭正在經歷的,是Delta疫情的「長尾」階段。 責任編輯:劉潤菁
防疫做法上,紐西蘭前總理敦促政府向台灣學習。圖為台北街頭的檔案照。(Bohdan Chreptak/Pixabay) 9月26日(週日),紐西蘭前總理約翰.基(John Key)爵士發文敦促政府儘快開放邊境,並表示將管制隔離(MIQ)設施作為邊境唯一的檢疫措施遠遠不夠。政府應立即開始居家隔離,並應聽取行動黨黨魁西摩的意見,為移民工人和遊客提供更多私人運營和專門建造的短期 MIQ 設施。 9月27日(週一),總理傑辛達.阿德恩(Jacinda Ardern)回應了約翰.基的建議,表示政府已經採納其合理的應對建議。當天下午,總理還宣布了新的自我隔離MIQ試點計劃,以期為目前的MIQ系統尋找替代方案。 在建造更多私營和專營短期 MIQ 設施方面,約翰.基爵士說,政府應該聽從西摩的建議。 據Newshub報導,自去年 8 月以來,行動黨黨魁大衛.西摩(David Seymour)一直在敦促政府效仿台灣的防疫模式。 台灣允許入境人員在家中或從127家獲批的防疫旅館中選一家進行自我隔離,約翰.基和戴維.西摩都認為紐西蘭應效仿這一政策。 據報導,在登記準備入境前,航空公司會要求包括公民和外國國民在內的所有旅客登機前掃瞄二維碼,並引導他們填寫在線健康申報表,且每個乘客都要使用一個台灣號碼進行登記。 台灣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ECC)會收集並追蹤入接受14天隔離的入境者個人數據。 然後台灣當局通過電子圍籬系統(Electronic Fence System),與電信公司合作,使用電話位置數據,而非GPS對隔離者進行跟蹤。據報導,如果信號不好或手機沒電,警察會在幾分鐘內出現。 若沒有接聽電話,會收到當局發送的提示短信,敦促隔離者立即回家。不遵守規定的人將面臨約 470 至 47,000 紐元的高額罰款 總理阿德恩表示,在紐西蘭,私營的 MIQ 會給衛生人員和執法部門帶來過大壓力,為確保檢疫工作順利進行,所有工作人員都須滿足一些基本規定。 相比之下,在台灣,隔離者每天可使用應用程序報告自己的健康狀況,或直接回覆收到的短信,還可接收疾病預防的相關信息。若隔離人員出現症狀或生病,可以呼叫「防疫專車」 上周,疫情應對部長克裡斯.希普金斯(Chris Hipkins)宣布,已批准基督城一家酒店作為新的MIQ設施,幫助緩解目前的MIQ瓶頸。 他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MIQ 仍將是紐西蘭疫情防禦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並未表示政府有意允許私營企業參與隔離工作。 希普金斯說,隨著國內外疫苗接種率的變化,政府管理回國者的方式也將繼續發展調整。政府希望通過自我隔離MIQ試點計劃,從中學習,並繼續研究替代MIQ的長期方案。 責任編輯:劉潤菁